第九章 吕洞宾

    第九章 吕洞宾 (第2/3页)

罗山村了。”

    却又听背后有一个客人说道:“老神仙去罗山村有甚么重大事情么?”

    老者转身看了看他,那人是个大约四十来岁的汉子,穿着麻布短打,俨然一副庄稼汉打扮,想是附近来此赶集的村民。

    老者答道:“贫道受人所托,要去罗山村办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那汉子大摇其头,说道:“去不得,去不得。”他说到此处,脸上大有惊恐之色。

    老者见他如此模样,心知罗山村情势多半不妙,问道:“如何去不得?莫不是罗山村发生了甚么变故?”

    那汉子道:“那里……那里……只怕是发生了瘟疫。”听到瘟疫这两个字,客栈内所有人都转头过来看向他,皆是深色惊恐。

    须知这个时代交通很是不便,中医固然神奇厉害,但精于此道者却是不多,一旦某一个地方起了瘟疫,等官府有所察觉时,已经传开了,再请医术高明的医者来救治时,许多人已经到了晚期,难以治疗。

    所以一旦起了瘟疫,往往都会出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客栈内很多人都听过其他地方发现瘟疫的情况,甚至部分人还亲眼见过,因此大家都是谈瘟色变。

    老者问道:“这位先生可是去过罗山村么?那里现在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形?”他问到此处,客栈内所有人都看着那汉子,离他稍微近的人立马往一旁走开远离他。

    那汉子急忙否认道:“没有!没有!我……我也是听别人说起的?”众人看着他,都是一副不信的神色,有几个胆小的更是直接连滚带爬的逃出了客栈。

    老者走到那汉子面前,微笑说道:“先生切莫怕,贫道吕洞宾,对医术也颇有研究,对治疗瘟疫更是很有经验,来你把手伸出来,我帮你看一看。”

    客栈内有几个外来的商客,听老者自称吕洞宾,心中万分惊讶说道:“原来老神仙竟是华山纯阳宫主纯阳真人,我说怎地如此眼神呢”那人惊叹之下,竟然跪在地上叩拜起来。

    吕洞宾右手向他轻轻一抬,虽然相隔七八尺,那人竟感觉一股温和的劲风袭来,使他不可抗拒的站了起来。众人见吕洞宾如此能为,看他的眼神可谓万分敬畏。

    客栈内许多人都听说过吕洞宾的大名,吕洞宾早年游历天下,行侠仗义,救过不少人,民间多对他很是尊崇。传言他是陆地仙人,神通广大,能力通天。而且当今的开元皇帝李三郎,对他更是非常倚重,更是在华山建了一座偌大的纯阳宫供他居住传道,隔三差五的还要请他入宫讲道。

    吕洞宾用掌风托起那个商客说道:“先生为何行如此大礼?贫道不敢领受。”他自知自己在民间声望极高,本来也是不想自报家门的,但为了消除众人的恐慌,才站出来,倒不是为了享受众人对他的尊敬之情。

    那商客十分恭敬的说道:“真人称我王十三即刻,如何当得起先生之称。三十二年前,琅琊发生瘟疫,全赖真人救我王氏一家二百七十八口人,此恩此德王十三永世难忘。先祖方庆公还特意将真人的仙颜画了下来,供奉在我王氏的宗祠之内。”众人听他说居然将这道人的画像供在家族宗祠里,倒是觉得王家做的理所应当。须知宗祠是一个家族的根,家族内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死后,灵位能立在宗祠受后人供奉,而且族中稍微旁系的子弟,对家族若无巨大贡献,死后也是进不了宗祠的。

    这纯阳真人救了他一家二百多人,可谓恩比天高,比地厚了,也只有供他的画像,才能表达感谢之情。

    吕洞宾听他说起三十二年前,遂想起那一年琅琊沂州因大旱发生瘟疫的事情,他当时正在琅琊游历,曾出手救了上千的人命。这人自称先祖方庆公,应当是琅琊王氏王綝的后辈了。又问道:“你是王綝的后人?”

    王十三又恭敬道:“是。先祖当年对真人极为推崇,并严令我等后辈子孙,见了真人一定要礼数周全。”

    吕洞宾叹了口气说道:“当年对那事对贫道而言,只不过是举手之劳,想不到方庆兄竟如此重情义。”说罢又看向面前的汉子说道:“把你左手伸出来,贫道帮你把一把脉。”

    那汉子虽是没听过吕洞宾的大名,但见众人对他无不尊崇,急忙伸出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