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长沙之战(二)

    第十四章 长沙之战(二) (第2/3页)

    十里坡,太平军大队人马才刚刚开到就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太平天国西王千岁萧朝贵战死了。

    “萧胞啊,我的好兄弟啊!”洪秀全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便痛哭起来。只不过其中有几个真情实意就不得而知了。这个清朝道光年间的落地秀才,心中的野心是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在几次乡试都没有中榜的情况下,年轻的洪秀全灰心了,回到家中大病了一场了。之后他与一位好友去安南学习基督教义,当看教义看所说的时候,这个屡试不弟的秀才公,心中开始动了,开始逢人便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

    为此传教士拒绝为他洗礼加入基督教。一气之下的洪秀全回到了家乡并开始创建他的拜上帝会,喧传“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而他自己则称自己是基督之弟,天父之次子,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替天行道的。但是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却与西方的基督教义相差巨大。从这些上看来,洪秀全是有野心的,其内心深处并不是真正为贫苦百姓着想的。

    因为,洪秀洪的家世还是很不错的,他的父亲但任着当地的保正。根本不像那些贫苦的农民一样整天为了吃食担忧。之所以创建太平天国,打起推翻满清朝庭的大旗,很大一部的原因是他对自己四次都没有能中榜而因此对朝庭生出来的怨气。

    “王兄不必如此,当下我们还当举起大旗,为萧兄弟报仇才是。”杨秀清也声带哽咽地道。与洪秀全相比,杨秀清与萧朝贵的感情就要深得多了,他是第一个认识萧朝贵的人,也是他将萧朝贵引入拜上帝会的人。萧朝贵的为人更是让当时还是比较正直的杨秀清敬服的。

    “清胞所言极是。”洪秀全闻言不禁正色道,“传令在十里坡修整一日,明日攻打长沙城,为萧胞报仇。”

    “遵命!”以杨秀清为首的底下将领纷纷抱手正色道。各自下去准备不提。

    此时太平天国的另一位大将,翼王石达开正分兵东进,意图攻克长沙东面门户浏阳。以阻断可能从江西而来的清军援军。二为可以引开从广西一路追击而来的向荣的追兵。

    向荣最近过得很不好,自从永安围奸发贼之事失败后他就一直在担心皇上会因此对他失去信任而不再重用他了。听说皇上因此大发雷霆,大病一场,当时就把向荣吓得不知所措。要是皇上因此有个三长两短,那自己的仕途也算是到头了,不被砍了肥大的脑袋算是万幸了。

    不过还好,所幸皇上没有事,至少小命是保住了。因此种种,向荣对追击发贼更是上心,一路紧追不舍,只是他带的官兵都是一些没用的东西,早被太平军打怕了,看到大队的太平军就一触即溃,杀都杀不住。向荣心里那个愁啊。

    “报!报大人,发贼兵分两路,一路由贼首石达开率领向东奔浏阳去了,一路由贼首洪秀全率领,已经到了长沙南门下了。”帐外一个军卒急急忙得跑了进来报道。

    “哦,嗯。。。!”向荣开始沉思起来。一直以来,他都只能带着几万人马远远地跟在太平军后面,生怕被太平军甩开了皇上怪罪下来,把自己办了,可是去跟太平军拼命又没那个胆量,于是乎快一个多月了向荣在后面灰倒是吃了不少,战果是一点也没有,还有几次太平为了甩开这个讨厌的跟屁虫打了几次反击。

    向荣的人马差点就丢下他一个自己跑路了,向荣那个郁闷啊!不过现在终于有机会,太平军兵分两路,肯定有一路有便宜得。在帐内背着手走了几个回来,向荣笑了:“石贼那一路有多少人马,现在已经到了哪里了?”向荣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也是有点见识的,毕竟是武将邮身嘛。

    “回大人,石贼部人马不过万人,正在过湘水。”军卒大声回道。

    “好!传令下去,集结人马跟老子先去灭了石贼的那万把人,解除长沙被两面夹击的隐患,再去增援长沙。”其实是看石达开一部人少才敢往前冲的。不过这种话只能在心里说说,不能被人知道,要是被人知道他向荣只敢拣软柿子捏,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只是向荣不知道,他一直跟在别人后面吃灰,但是别人可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