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亏

    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亏 (第2/3页)

    大汉民族里面有很多后人都是这个王朝大官的后代,他们比较团结,一门心思想着搞大汉民族,想要把他弄的破碎,大汉民族的人只要我自己有一口吃的,剩下的闲心都是为了巴结这些王朝大官的后代,把他们捧的高高的,他们说道德不适合汉人,于是汉人道德开始变质,他们说西方的才是好的,汉人没有什么好的,于是汉人自卑了。

    他们说什么汉人搞什么,汉人里面的爱国人士被称为爱国贼,汉人为了维护汉人传统被称之为狭隘。

    现在虽然说华夏王国,汉人民族已经崛起,可人家康熙根本不放心上,因为占了山西州,河北州,燕京,北直隶州,还有高句丽,人家的地盘已经是原先的几倍大了,人家不亏。

    如果能把陕甘州从汉人哪里夺回来,人家更不亏,有赚,所以人家不着急。

    着急的是想要早日统一华夏的张强,是汉人官府。

    这次虽然要派遣不少部队,可是那些部队是什么人呀?

    高句丽人,蒙古人,汉军旗,汉军旗,这就是一般挂着满族旗人名号的汉人后裔,还有吴三桂和尚可喜的兵马,这两个人的兵马听着好像是大清国的兵马,实际上都是从四山州和陕甘州弄来的四山州的土司兵和各族少数民族兵,以及一些死忠于他们两个的汉人后裔的兵马,陕甘州这边他们有回回兵,色目人兵,还有藏传佛教的喇嘛兵,以及哪里的汉人和土著人血统的混血兵,当然还有少数为了一口饭吃当兵的陕西州傻大憨的陕西汉人兵。

    满族兵也有,不过这些人都是被他们的主子带着监视各部兵马的,人数少,绝对不超过五千兵马。

    那些人都是老爷兵,都是没落的满清贵族子弟,有些甚至是被女真人抓住几十年的归化的包衣奴才后人,总之都不是正主的满族正兵。

    就算这些人都死了,那也不过是为大清解决了一些多余的人口,减少了满清的粮食消耗,虽然这些人会耗费一些钱粮,不过能把他们送过去打华夏汉人,让双方拼死拼活的,自己在旁边看热闹,满人王爷和宗亲们可以一边在燕京茶楼喝茶,一边说着前方的战事,就当个乐子。

    姚启圣和索额图接到圣旨已经全力开始备战,调集兵马。

    初期索额图调集了神机营和五门提督的兵马各两千人,还有一千各府的满人包衣奴才家丁,这些都是武装家丁,当然这些人都不是打战去的,他们是保护索额图的兵马。

    然后又调集了一营的满人骑兵,又有几百想要立功的满人王公子弟,大内侍卫参加,汉人官员哪里也把他们子弟送来一些,于是召集了七千兵马开赴山西州并州府,在哪里从满人将军哪里又调集了三千兵马凑足了一万兵马。

    多隆则开始调集自己的兵马,汉军旗,各地汉军旗的兵马开始朝着并州府集结,从河北州抽调了两万他的老部下掌管的汉军旗兵马,又抽调了三万绿营兵马,三万民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