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威名赫赫种家军

    第十二章威名赫赫种家军 (第2/3页)

    知道这位老者就是种师道,并且显然已经等候多时了。王伦和王进不敢怠慢,快走几步,叉手行礼。“晚辈王伦(王进)拜见经略相公!”

    第一代种家将起自种世衡,他是宋初大儒种放的侄子,受种放荫补为官。种世衡足智多谋,镇边期间常出奇计,屡破西夏兵。曾以智信收服西北诸部落,对西夏作战时常得这些部落相助。为了培养善射之士对付骑兵,种世衡命令在府衙附近设立箭靶,军卒百姓如有过失,射中箭靶就赦免其罪。有奏请事务的,也要看射箭成绩而定夺。这个招数取得了奇效,当地军民人人都是射箭高手,在与西夏的作战行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种世衡巧施离间之计,令西夏国主李元昊与名将野利遇乞、野利旺荣兄弟君臣反目,智除野利家族。为北宋除去大患,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三国中的蒋干中计。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第二代种家将就是种诂、种诊、种谔三人,世称“三种”,均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种谔曾以计迫降西夏名将嵬名山,得民一万五千户,降兵万人。又以鄜延经略安抚副使,节制诸将于米脂城外无定川大败西夏军八万,斩八千级,生擒西夏大将七人,俘获士兵、物资无数,打出了“种家军”的威名。种谊是种世衡的小儿子,好读书,治军严。用兵谨慎,临阵对敌无把握不战。一次西夏军队进犯延安,种谊统兵出战,敌闻风而逃。当地人说:“得种谊,胜精兵二十万”。(林元帅才抵得上三个师吧!)

    种师道则是第三代种家将,少时跟随大儒张载求学,做过推官、通判等文官。因“议役法忤蔡京旨,换庄宅使、知德顺军”。其文武全才,见识广博,用兵老成持重,对镇边、攻辽、抗金等军事行动见解独到,是北宋末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宋徽宗多次将其招入朝廷,询问边关事宜,并赐予袭衣、金带。宦官童贯手握重兵,炙手可热,见之者皆行大礼,独种师道以常礼待之,童贯深以为憾。

    种师道虽然位高权重,却平易近人,起身扶起王伦和王进,然后说道:“老朽多谢两位相救家人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