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钟二蛊惑蒋曼妮

    56 钟二蛊惑蒋曼妮 (第3/3页)

北去的河水发呆。她羡慕夫夷河和它上面的匆匆忙忙南来北往的船只。它们至少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或方向,并毫不犹豫地坚定前行。而她呢,无从知晓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今天该怎么做。她觉得自己被浓浓的黑暗紧紧包围着,看不到一丝的光亮。

    于是,她开始梦想着逃离眼前的这种生活。

    这时,张二闯进了她的生活。

    张二虽然高大但并英俊,三十不到驼了背,还因小时候出过水痘,留下了一脸东倒西歪的麻子。他的父亲恶霸地主张直被镇压后,他家的田地和房产被佃农们瓜分掉了。他不会种田,他做梦也没想到己有一天真的变成泥腿子。他成家的梦想也落了空,没谁愿意将女儿嫁给恶霸地主的儿子。有一段时间他像个幽灵一样,东游西荡,靠亲戚们接济过日子。

    一天,张二跑到梅村来向蒋曼妮借书,借的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大田曾经用非常不屑的语气对她谈起过张二,说此人一肚子坏水,她没太在意。没想到乡下有人还有这份闲情看古典小说,蒋曼妮暗自吃惊。

    五天后,张二将书还回来了,还夹了一篇他写的读后感。只有几百字,却见解独到,文笔辛辣,功力非同一般。字是毛笔写的蝇头小楷,特别娟秀。

    张二后来又来借了几次书,每次都能按时还书,且附有短的读后感。这些如期而至的小文章,给蒋曼妮苦闷的乡村生活带来许多的慰藉和惊喜。她有一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心里因此而充满了欢乐。

    张二告诉蒋曼妮,他家藏有许多外国名著,如需要也可以借给她看。蒋曼妮随便写了三本书的名字:《吉檀迦利》、《茶花女》、《源氏物语》。没想到第二天他都如约将书送到了蒋曼妮的家里。

    一来二去以后,彼此就成了书友。

    有一次张二还专门邀请蒋曼妮去了他家看书。房子被佃户们瓜分后,他现在住在一间小小的厢房里面,但两面墙的书架上都整整齐齐排满了各种书籍。他说,当时佃户们拿走了屋里所有值钱的物件,唯独书籍撒了一地。他就将这些书籍搬进自己的房间。

    细心的蒋曼妮在书架浏览时,发现儒林外史》和其他曾从她处借读的书籍,书架上几乎都有。

    “既然有这些书,你为何还要向我借呢?”蒋曼妮责问他。

    他也不绕弯子,回答得很坦率:“久仰你的大名,想认识你,和你交个朋友。”

    一次,蒋曼妮悄悄地告诉张二:她二哥说父母和兄弟都到达了台湾,亲人们托人送信过来,说希望他们兄妹也能去台湾,全家团聚。她惆怅地说:“要真的能去就好啦。”

    张二很认真地说:“我帮你打听一下,看是否有门路。”

    三天后,张二见到了蒋曼妮,说:“现在有办法带你走了。”

    蒋曼妮急切地问:“有何办法?”

    张二就和盘托出他的计划:先到广东沿海一带落后乡村做事,然后再找准机会跟随当地的老百姓一起偷渡到香港或台湾去。

    蒋曼妮充满疑虑地问:“这样行吗?”

    张二说:“怎么不行?广东沿海一些村庄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偷渡出去了,我的很多亲戚就是这样去的香港和台湾。“

    蒋曼妮一时鬼迷心窍,竟被张二说的鬼话蛊惑了。那时候,她日日催促张二带她走,可他总能找到各种借口搪塞,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直到被抓了个现行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