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招贤令

    第十六章 招贤令 (第2/3页)

,不是谁都可以成士大夫的。而士族早已形成了数百年,根深蒂固,难以撼动。汉国初来云泽,不但需要百官,也要封一些士大夫,当然两者不矛盾。

    跟谢松的淡定相比,宋赞更是心惊肉跳,他是个不得志的小官,想都没想过当士大夫。现在有了机会谁不想出人头地,这可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自己成了士大夫,只要汉国不亡、以后子子孙孙就都是了。别说他们两个,就连旁边的武将陆奢也是心热不已,士大夫相当于另一个角度的诸侯,而且近乎世袭,谁不想得到?

    秦雄都没想到自己从历史角度考虑的一个问题,竟然在他们三个心中掀起轩然大波。可以想象,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忍不住这种诱惑。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正统性的认识非常严重。只要是中央帝国轩辕氏册封的诸侯国,大家就认同。只要是诸侯国册封的侯爵、士族,百姓就认同。不然的话,就算你再有本事、再有钱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所以说,这个时代,血统很重要,就算是一个没落的王公子,只要振臂一呼,总是有人来投靠的。如秦雄不是重生在一个王子身上,那么他死的会很惨。

    见三个人都不说话,秦雄咳嗽一声:“大家对我这个想法有意见吗?”

    谢松看了欲言又止的宋赞,点头说道:“汉王,赏百金就已经算是重奖,士大夫必须是对汉国有重大贡献之人,不可轻易赏赐。”

    宋赞也道:“谢公所言甚是。”

    秦雄倒没考虑到他们三个的感受,他觉得一个国家没有贵族是不正常的,在这种生产条件下财富的集中才能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他没想到的是宋赞和谢松无一例外地想当贵族,却又不希望别人也成为贵族,人嘛!自私是必然的。

    “我觉得赏百金已经够多了,国家初建,到处需要用钱,汉王不可如此浪费。而士大夫是国家中流砥柱,不可轻易许诺。”陆奢最后说道。

    既然大家都反对,秦雄也没有坚持的理由,他点点头算是接受了几个人的诤言。

    云泽各个村庄里面开始有兵士张贴告示,这年头没有纸张,告示也都是用木片或竹子用绳子串起来的竹简。最要命的是这个年头没有毛笔,小的字用刀刻,大一点的字则是用手蘸着朱砂在上面写。

    老槐树村是新建的一个村子,村里的人都是从汉国搬来的,军队安排三里一个村子,这个儿正好有个老槐树,于是这个村子就叫老槐树村。此时村中央的老槐树下围着几十个人,大家这两天都发了粮食,不在为吃饭犯愁,心情好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