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攻心是为上3

    第136章 攻心是为上3 (第2/3页)

非先前帝王所比!此人知人善任,不避亲疏,只要假以时日我相信就算是出身草莽也定能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孔正泰反驳,神色笃定。

    李延之却冷笑一声,“假以时日?好!那我问你——皇上继位如今已有十余年,所任寒门也只有你与傅敏二人,但裴文两派却是从先帝时期就已分庭抗礼,形成气候。皇上想改革就必须先拿他二人开刀,却为何到现在都没有动手?”

    “因为……”孔正泰的话被打断,只听那人不由分说继续说下去,“玄直不必多言!外有敌国环伺,内有佞臣阻道,延之虽是一介草民,仍有忠君报国之心,眼看社稷江山快被小人葬送,上书陈情恳请皇上改革,明百姓所苦,试问有何不对?”

    “延之你说的都对!可这不是恳请而是要挟!”

    李延之摇头不屑,脸上挂着阴暗倒影,如窗外昏暗阴霾,是沉闷,亦是疾愤,是冷硬,亦是决然。“何为要挟?通过成功的道路千千万万,并非谁都如你一般好运。倘若不用强硬手段如何能将百姓冤屈上达天听?如果真如玄直所说,当今皇上乃是惜才怜才之人,自会有容人之量饶我一命。可若他接受不了杀我,延之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自古改革从不是一帆风顺的,昔年始皇不也是通过无数场战争才统一六国,换来车同轨,书同文的结果吗?李延之不过是效仿前人,采取另一种方式摧毁那些所谓名门大阀编织筑造出的围墙。清君侧,诛佞臣,替国家清理蛀虫,还百姓清明盛世,届时谁又会认为他有错?

    李延之口才之犀利让孔正泰甘拜下风,即使心犹未甘也不得不打道回府,走前又细细嘱咐几句才抱憾离开。出监牢的时候,因为挂怀好友,并没有将过多注意力放在别的地方,自然也没有察觉到阴影角落处一直有人窥探,直到自己走出京兆府衙才收回目光。

    静澹宫门,俏丽的婢女手持宫灯鱼贯而出,玉贵妃手搀着小公主还未跨出门槛,便见盛帝款款而来,他一身明黄素袍,仅有袖口绣着龙首,端的俊逸挺拔,倒显亲和。

    见到两人出门相迎,盛帝走快几步率先将公主抱起,再与玉妃对视一眼并肩往回走。仆进屋便觉一股温暖之气扑面,连青瓷钧炉里焚的熏香也略有不同,似带有镇定心神的功效,让人四肢百骸如沐春风,一扫疲惫渐露笑意。

    “还是玉瑶这里舒服,就连焚的香料也不同别处,让朕倍感舒适。”

    玉贵妃淡笑一声,奉上一盏茗茶,“多谢皇上夸奖!这只是普通香料算不得独特,只因锦儿长期服药闻不惯臣妾这里的香,这才换成较为清淡的花香,没想到皇上您也喜欢?”

    “哦!”盛帝神色冷下几分,微抿口茶,漫不经心问,“她现在还在服药吗?太医怎么说?”

    玉贵妃摇摇头,黛眉轻颦道,“太医来来回还是那几句话,开的方子也不怎么有效,锦儿的气色始终不见好转,让人担心。”

    “对了父皇!琴师姐姐最近在教沁儿弹琴,等沁儿学会一首曲子,第二个就弹给父皇听!”小公主突然插口道,双眼半弯成月牙,格外讨人喜欢。

    盛帝唇角一勾,将公主抱起坐在大腿上,问:“为什么父皇是第二个啊?第一个人是谁?”

    “当然是裴哥哥!”小公主心直口快脱口而出,然后笑眯眯盯着盛帝看,一派天真。

    盛帝一听居然是裴远,有些无奈,假装拧眉不悦道:“难道沁儿觉得裴哥哥是因为长得漂亮才第一个给他弹?在沁儿心里父皇只能排第二?”

    小公主似乎也知道自己说错话,闯了祸,嘟着小嘴朝盛帝啵的!亲一口讨好道:“父皇在沁儿心里当然是第一!不过沁儿是先答应裴哥哥的!父皇不是常教导沁儿身为公主不能食言的吗!”

    这会儿你倒会倒打一耙!盛帝摇摇头无奈望着女儿,颇有一种女大不中留的感觉。玉贵妃在旁看着也是乐不可支,掩嘴笑了几声后使了个眼色给奶娘将公主抱走。

    她宽慰道:“难得公主如此认真皇上就不要再计较了!明日就是皇上生辰,臣妾已经安排妥当,至于宾客也只请了一些使节近臣,小小家宴希望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