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沿途有悟说历史 婉儿想家回部落

    第二一九章 沿途有悟说历史 婉儿想家回部落 (第2/3页)

之后,先来一阵让人心悸的箭雨。再来一阵骑兵冲杀。最后上来的是战车绞杀。

    关键是谁把握住了战场节奏谁就可以取得胜利。几万人、几十万人在同一节奏上冲杀,个人的能力又算得了什么?不管是谁的气势一弱,面临的就是兵溃。

    常用的攻击法就是远、近、短兵相接。变阵之法以上、中、下三军对垒的强弱配置。当然也有伏、奇、夹、突等等手段。但在大型正场上很少用得上。

    这也是在春秋战国之时,对军事将领看得很重的原因。强国强兵,关键是强将。像荆轩在楚国指导的两场战争,就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军事范畴。上一次让楚国的将领好久才消化那经典的一战。这一战,将又为楚国将领提供了一个新的军事素材。

    三十对十万的战争,并来没有什么经典可言。不过在没有多少伤亡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场战役。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这一场战争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方面是谋,把整场战争的每一个细节都充分考虑清楚了。另一方面是情报,收集到了子燮和斗克的活动情报,还有就是使用了反间计。军队虽然跑了很多路,但没有什么伤亡,价值就大得去了。

    《春秋左传》上只是短短的几句话: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其实舒国已剿,这一战是针对巢国及群舒余孽。),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二子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戢梨及叔麋诱之,遂杀斗克及公子燮。

    可是这一场战斗参与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为之设计。又是这短短几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

    能到这个位置上的人,都不是幸运。都有很强的实力和智慧。刀光剑影,奇谋妙计又是那个人能测度得出来?很多的传记和传说,在历史上也就是几笔带过。二十四史不可能把几千年的传承都说得清清楚楚。

    荆轩对历史的观点有了很大的改变。历史家们在记载历史的时候都带了自己的观点。总是围绕着几个主角进行描写。功臣只记载着他们的事迹,可在这些事迹背后的血泪,他们没有那么多笔墨来写,也有可能他们也不清楚。

    留下的是一个个迷一样的传说,让人去回味去思考。当然没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去亲身经历。

    他没有那份心思去专门研究历史学,他还得为了生存,为了家人,为了部落奋斗。也为了修真路努力。不过经过这血腥的过程,让他还是感触万分。

    不日就到了郢城,没有想到成嘉比他还要早到几日。他一路慢行,那有通过专门驿道的速度快。再加上成嘉与潘崇急于带回王上安定人心。自然比他快上几分。

    成娴与成嘉的家人都接回到郢城。婉儿她们没有离开别墅,在等待着荆轩的归来。荆轩回到别墅,荆轩就又进入到密修当中。除了偶尔陪一下妻子儿女外,很少有人能见得到他。

    成娴与家人团聚了之后赶到别墅,商量下一步的打算。成嘉与荆轩坐在静室当中,成嘉说道:“王兄,王上已经恩准我辞去令尹一职,将由斗般接任。”

    荆轩淡淡地说道:“你是什么打算?”

    成娴说道:“母亲和嫂嫂已经准备离开郢城,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