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类写作

    竞技类写作 (第3/3页)

重阻碍了作品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选择冷门竞技项目的作者要想取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寻找和竞技项目略有关系的、其它方面的亮点,以此来吸引住部分并不熟悉该种竞技项目的读者。他们必须将竞技融入生活,虽坚持竞技的主体,但插入大量的场外描写,比如描写在竞技场上取得成功的主角,在竞技场外的受欢迎程度。在某些时候,甚至必须放弃该冷门竞技的特色,将作品改成都市类型,只是在作品中强调主角的运动员身份,将这一竞技项目作为小说的一个特色亮点来写。

    热门竞技类别则没有这种问题。比如描写足球的小说,它虽然也将受众群限定在对足球有着一定了解的读者之中,但因为这部分读者比例很大,他们的数量已经使这种局限性大为削弱,只要作品能够抓住大多数特色读者,一样有机会大热。

    选手竞技与教练竞技,它们体现的自然是主角职能的不同。在选手竞技类作品中,主角主要是作为比赛选手,亲自上场参与竞争;而在教练竞技类作品中,主角则是作为参赛选手的教练或类似的辅导者而存在,在场外看着自己的弟子或队伍争取比赛的胜利。此外,教练竞技类作品还有一个延伸类别,那就是经理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主角的身份更进一步,成为参赛队伍的拥有者,从另一个层面上参与竞技比赛。

    就目前而言,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是选手竞技小说,而教练竞技或经理竞技小说则正在呈现抬头之势。前者不用多说,后者的主要注意点则在于竞技比赛具体过程的描写详略。教练也好,经理也好,这类的主角,都是游离于正式赛场之外的,本该成为描写重点的竞技比赛过程,严格说来并没有他的参与,因此,倘若过分详细地描写场上的比赛,未免会影响到主角的戏份,而若是对正式比赛描写不足,却又失去了竞技小说独特的魅力。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个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刻意增加主角的临场指挥,增多比赛场上的逆转次数和变幻莫测的因素,使主角有足够的露脸机会,能够充分显示出他的能力以及存在感。然而,这又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一是大量描写主角关键性的临场指挥,需要作者对该竞技运动有更深入透彻的了解;二是过多去中断比赛,一次次强调比分逆转,这不仅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还会带来一定的阅读疲劳,需要作者对娱乐写作手法的把握较好。总之,要写好教练竞技类作品,需要作者更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更高的写作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