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制造对比冲突

    注意制造对比冲突 (第2/3页)

或少地找到这些对比的痕迹。一般来说,各种鲜明的对比越强,作品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日本的动漫大作《棋魂》,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在《棋魂》中,主角是个连围棋规则都不懂的门外汉,但附体在他身上的灵魂,却是曾经天皇的围棋老师、曾经的围棋界第一高手。这种强烈的反差,就给了读者很大的期待:在这个灵魂的教导下,主角究竟会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事实上,《棋魂》中的对比不仅在此。比如,当主角学到点皮毛,自己出手时,他是个完完全全的弱者;而若是他听从灵魂的指挥,让灵魂来出招时,他就是个超一流高手。这样,就会形成围棋初学者认为主角很弱,对他不屑一顾,而一些顶级职业高手却完全被主角的实力所折服的强烈反差,而当那些初学者和职业高手有机会聚在一起时,戏剧性的场面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棋魂》的这种对比模式,完全可以扩展开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小说中。比如写武侠的话,也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昔日的天下第一,死后灵魂不灭,最后附体在一个去某门派拜师求艺的少年身上。这少年本身半点武功基础都没有,但附在他身上的灵魂却是个武学宗师,这样,强烈的对比就行成了,之后的故事,也很容易发展出来了。比如少年武功的快速进步、偶尔显露的武学天才、一招半式的发威、旁人对少年武功高低的迷惑……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强的卖点。

    当然,在写作中,造成对比的方式千千万万,不限于这么一种。相比之下,近年兴起的转世重生、灵魂附体一类题材,更容易体现出对比来,尤其是关于主角自身的对比。这类作品,主角要么是灵魂换到了别人身上,要么是换到了多年前的自己身上,但不管怎么样,主角拥有的这个身体,身体中存在的思想、知识、技能等等,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变,重生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比如最近上架的一本新作,写的是一个年高德邵的少林方丈重生到异世界,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这样,除了传统的武力对比,也就是少林方丈武学功底的深厚与花花公子的不学无术的对比之外,还体现了道德观念上的对比。少林方丈严守清规戒律,人品端方,而花花公子却作恶多端,人品低劣,两方面一对比,戏剧性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如果把这个题材反过来,让一个花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