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临危受命

    第三章 临危受命 (第2/3页)

素质养成,除了合格的海军官兵之外,更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共和国海军的战舰数量严重不足。

    更让人挠头的是,就算叶知秋打算砸锅卖铁搞海军,一时半会他也造不出足够数量的船来,更不要说训练出足够数量的军人来了。

    所以当听到吴畏提起俄国海军的时候,叶知秋立刻就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不过知道吴畏的目地还不够,叶知秋虽然自诩聪明,可是也常常想不明白吴畏脑子里的东西,叶卡捷琳娜目前的状况不妙,海军已经是她手里最大的王牌。像她这样为了权力不惜发动内战的人,可不会随便把自己手里最大的牌交给别人,总不能让吴畏娶了叶卡捷琳娜,然后让她把三大舰队当成嫁妆带过来。

    吴畏知道叶知秋想的是什么,对于这件事,他自己也没什么太明确的办法,这世界上从来没有算无遗策这种事,谋划的事情越大,可能出现纰漏的变数也就会越多。

    所以他向叶知秋说道:“我去俄国。”

    叶知秋想了一会,点头说道:“好。”然后他又补充道:“我们不能卷入俄国人的内战。”

    吴畏点了点头,知道叶知秋在顾虑什么。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叶卡捷琳娜顿兵于乌拉尔山脉的时候,她就曾经向叶知秋秘密提出请国防军出兵的建议,作为回报,俄国承诺交还外兴安岭的大部分地区反正此时对于西伯利亚大片土地的归属问题还没有明确化,俄国人也只是事实占领而已,叶卡捷琳娜不用担心会背上卖国的包袱。

    但是共和国高层对于这个提议普遍没什么热情,现在的黑龙江还没有多少人呢,各位大头巾只要想想东北那长达半年的苦寒,就觉得那地方冷得没法没法的,这种地方谁爱要谁要,实在犯不着派自己国家的兵去替俄国人卖命。

    当然这种声音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开疆拓土算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有没有那个能力先不说,想这么干的人绝对不少。

    实际反对这件事的人当中有很多只是担心叶知秋办成了这件事,会增加他在共和国内部的声望,以后倒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