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军人的任务

    第九十六章 军人的任务 (第2/3页)

建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也就答应下来。

    于是军校里下午原定的课程被取消了,所有学员被通知到新建的大礼堂听课。

    这里既然是军官学校,也就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太多,吴畏和王文林走进礼堂的时候,看到一排排穿着笔挺军装的军官已经坐好了,人数大约在七八百人左右。

    看到王校长陪着一个年青的中将走进来,学员们在执星军官的口令下起立敬礼,目送两个人走上主席台。

    电力扬声器在共和国普及很快,主席台上也摆了一台。王文林介绍了一下吴畏的身份,就把扬声器让给了吴畏。

    吴畏刚才和几个德国老头一直在聊辽阳战役,所以本来也想在这里集中说明一下,没想到还没开口,就看到台下前排的一个军官举起了右手。

    吴畏吃了一惊,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王文林,以为这是提前安排好的,心说我还没问呢这就有抢答的了?你不会是告诉他几点举手了吧?

    没想到王文林也是一脸的迷惑。不过他这个校长还算称职,学校里比较活跃的学员他都认识,于是点头说道:“吴子玉,你有什么事情吗?”

    这个名叫吴子玉的青年军官看起来和吴畏的年纪差不多,不过军衔只是个少校。听到王文林的话,他站起来向主席台上敬了个礼,然后向吴畏表示想听第三次中日战争的战例。

    王文林皱了一下眉,这个吴子玉幼读诗书,算得上满腹经纶。传统儒家重文轻重,有他的水平还投身军伍的人实在不多,像吴畏当年带过的蔡松坡蒋百里都是一时翘楚。

    不过和那两个人不同,吴子玉这个人性格刚烈,胆大妄为,所以学校里的教官们对这个不服天朝管的家伙褒贬不一,倒是成了一时的名人。

    他身为军校校长,当然知道很多普通军官不知道的事情,第三次中日战争的经过可不像中日康子战争那么简单。

    康子战争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那一战共和国处于守势,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整个过程基本上就是被动挨打,只不过中间出了个开挂开到血槽巨长还有强大输出的吴畏,这才打得大山岩的第二军损兵折将,还将日本陆军主力的第一师团大部留在了辽东,最终导致吴畏登陆日本的时候,第一批次赶到的第一师团战力不足,这才让登陆部队从房总半岛轻松突围,砸烂了半个本州岛。

    和第二次中日战争比起来,第三次中日战争的发展更为诡异,认真研究起来的话,很容易就会发现当时共和国一方并没有做好准备,发动朝鲜登陆战还可以说是为了应对山县有朋在鸭绿江畔的挑衅。但是仓促展开房总半岛登陆战,就是过于迷信中俄联合舰队的实力了。结果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郎重创中俄联合舰队后,总参完全拿不出有效的备用方案,陷登陆部队于重围当中。

    要不是吴畏再次临场开挂,果断突围。用主力部队调动日军本士的四个师团,然后轻兵奇袭东京都,共和国不但拿不到胜利的果实,还要整建制的丢掉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