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双娶的可能

    第四十一章 双娶的可能 (第2/3页)

巴科日驱赶一下散兵,就捉到了俞世海,出门打个水还能遇到第三师团的残兵。吴畏都不知道自己这算是运气特别好还是特别不好,自己蓝条早就满了,老天爷你还一个劲给恢复神殿算怎么回事?换大蓝搁腰带里不行吗?

    俞世海的身份特殊,吴畏不能直接宰了,本来还想着把这个功劳让给侯硕,没想到又冒出个第三师团来了。不知道自己那个曾经的驻日占领军司令的名头很招人厌啊?

    可惜这些事情不是吴畏想推就能推脱出去的,总不能命令武田一男推迟投降,那就成笑话了。

    看着手下衣衫褴褛的士兵们放下武器站到一边,武田一男斟酌了一下词语,向吴畏说道:“这些士兵会被送回国去吗?”

    吴畏迟疑了一下,按照他一贯的作风,在自己国土上捉到的外国士兵当然都是战犯,不送到山西挖煤就不错了。但是面前这伙人的惨样也实在是让人恨不起来,而且严格来说,武田一男一伙也没什么机会祸害共和国的老百姓。

    看到吴畏犹豫,武田一男说道:“这场战争的发生并不是他们的意愿,如果有什么惩罚,我愿意承受下来。”

    吴畏笑了一下,武田一男的作法很符合他心目中对军事长官的定义。所以他对武田一男的印像好了很多,开口说道:“对于中日战争中战犯的审判方式,政务院还在与贵国内阁商量,我个人认为应该承担的罪责必须追究,但是不应该无限扩大化。”

    武田一男想了一下,向吴畏道了谢,然后又说道:“其实第三师团的很多士兵已经不想回家了,他们希望能够在这里生活。”

    吴畏一愣,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看着武田一男说道:“你说他们不想回家?”

    武田一男苦笑了一下,“决定投降后,很多士兵逃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吴畏看着他沉吟不语。事实上武田一男的请求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对待那些留在回疆的日本士兵。

    只看武田一男的这部分人就可能知道,日本人劫掠了很多俄国妇女,再加上他们劫掠的牛羊牲畜,如果不遇到天灾*的话,已经完全可以在这里生活下去。比起回到战乱后的日本列岛明显要更好一些。

    吴畏当然可以拒绝武田一男的请求,但是那也只能限制面前的这几百号人。按照武田一男的说话,还有数千人已经逃散在了回疆广漠的土地上。

    找寻这些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吴畏也不觉得有这个必要。

    所以他想了一下,对武田一男说道:“必须有人去北京。”

    武田一男深深的鞠躬说道:“我明白。”

    吴畏点了点头,抬起头来,刚好看到“品德”号再次飞了回来。

    今天一大早,“品德”号就再次飞了出来,并且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地面上成功降落。

    看着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停下来的小飞机,吴畏这才觉得这玩意小也有小的好处,起码人家不挑起降场。

    任凯向吴畏转交了刘东明的报告,又告诉吴畏他发现吉尔吉斯骑兵还停留在西北方大约二十公里的地方。

    吴畏在确认了附近没有其他军事部队存在后,让任凯向刘东明转达自己的命令,独立团主力向自己靠拢。

    不过考虑到独立团昨天布置的阵地,起码回收地雷就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也不能指望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追上自己。

    接受第三师团投降的仪式结束后,吴畏向武田一男交待了一下,让他收拢士兵,等待刘东明的主力过来,自己就准备带领张伟的连队出发。

    听说吴畏要去攻击吉尔吉斯骑兵,武田一男主动请求参战。尽显狗腿本色。

    吴畏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的提议,在自己的国土上,他不需要外*人的帮助,任何敢于挑战主权的组织,都只有覆灭和投降这两条路可走。

    吉尔吉斯人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什么样的错误,也许在他们的心目中,也没有把越境追击当作一回事。他们还在观望日本人的行动。

    当吴畏的车队出现在吉尔吉斯人面前时,那些骑兵居然觉得这些中国士兵是来送死的。

    于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开始了,面对主动发起进攻的吉尔吉斯骑兵,吴畏指挥大部分卡车横向排开,放骑兵到二百米内才突然集中开火,同时命令炮车和随行迫击炮对骑兵后队进行火力遮断,装甲车和少辆卡车沿一侧迂回打击漏网的骑兵。

    十几分钟后,近千人的骑兵部队大部被歼灭,战争进行到追逃阶段。吴畏带领骑兵部队穷追不舍,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只有数十名骑兵借着黑暗逃离战场。

    简单打扫战场后,吴畏带领连队连夜后退,与刘东明派出接应的部队汇合后返回到第三师团附近的营地休息。

    第二天,吴畏派出一支部队带着自己写给侯硕的信,押送俞世海和武田一男等军官返回迪化,独立团主力则原地休整。

    艾合坦木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来,渡过危险期后,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