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慰安

    第二十九章 慰安 (第2/3页)

团从迪化出发之余,就已经明确的撤销了吴畏剿匪平叛总司令的职务,只保留他的军衔和大使身份,独立团的职责只是保护吴大使的安全。

    这个命令就是为了确保吴畏到了北俄之后,不会头脑一热自己带着独立团开到前线和南俄亲自开片的。叶知秋的定位很明确,北俄政权就是帮忙屏蔽西方国境线的盟友,适当支援一下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等于要把自己卷进去。

    可问题是叶知秋考虑得再全面,也架不住他手下没人,全共和国能打的部队就那么几支,在手边的都和吴畏有点关系,他当时急着要吴畏去叶卡捷琳堡阻止南北联姻,当然没办法把独立团换掉。

    现在独立团上下都是跟着吴畏千里追杀俞世海叛军的人,服从的命令几乎深入到了骨头里,吴畏现在要接管指挥权,刘东明等人连抵抗的意愿都没有,最多就是觉得吴畏的计划太过用险,却没人质疑吴畏有什么权力带着大家去冒险。

    军队里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只要拿到指挥权,那么下级对于上级的命令就只有执行的份,和理解与否都没关系,所以虽然众军官各有想法,但是面对吴畏的命令,也再没有人表示异议,纷纷受命执行。

    独立团毕竟是客军,在俄国的土地上行军打仗都有所不便,所以米哈伊尔拔给了吴畏一批军校生。这些军官大多来自喀山前线,不但熟悉战况,而且在吴畏手下学习了那么长时间,指挥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最重要的是,喀山防线被突破的话,驻守各阵地的部队肯定要退下来,这么混乱的情况下,总参的命令很难传达到各部队手里,那么吴畏带着这些军官,可以方便的与溃兵取得信任,然后的具体使用就要看吴畏的了,米哈伊尔提供的帮助也只能到这里了。

    除了这些军官外,谢苗也想把他的骑兵团留给吴畏。但是吴畏考虑到骑兵团加入后部队规模的问题拒绝了,只要了一个营,当作摩托化部队的补充。毕竟在很多场合,摩托化部队受到的限制要比骑兵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