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太后

    第三章 高太后 (第2/3页)

前也是大气不敢出,对这两个孙辈也是慈爱不足严厉有余.

    赵佶还好,毕竟年龄还小,赵佣每次去了高太后都要询问功课,还要当时背诵,想糊弄都不行。赵佶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段资料.

    高太后,本是出身名门,其曾祖为宋初名将高琼,祖父是名将高继勋,母亲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姨母是宋仁宗皇后曹氏。高太后小名滔滔,从小就被曹皇后视为亲生女儿,养在宫中,被称为“皇后女”。当时宋英宗赵曙年幼,也在养在宫中,被称为“官家儿”。

    两人刚好同岁,当时的宋仁宗对曹皇后说:“将来要让他们结成一对”这样,高滔滔和赵曙青梅竹马,有着很好的感情基础。长大后,宋仁宗和曹皇后亲自为两人主持婚礼,当时有“天子娶妻,皇后嫁女”的说法。赵曙即位为宋英宗后,立即立高氏为皇后,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高氏自小在宫中长大,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见识相当不凡,绝非普通女子可比。

    平时都是看她一脸严肃,现在看着脸上的焦急和慈爱,看来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无论孩子多大,总是让母亲担心,也无论母亲有多高贵,爱子之情都是一般无二。见到两个孙辈行礼,嘴里说道“罢了,都起来吧!”脚下却是未停,直走到神宗榻前。“我儿,这是怎么了?”神宗尴尬的笑了笑“都是这些奴才多事,让母后担心了,儿臣没什么,只是偶有不适罢了!”

    原来高太后从劝阻神宗变法以来,母子的关系便不是那么融洽,神宗作为一个想有所为的皇帝,知道现在的宋朝虽看起繁荣,实则危机重重,不变法早晚有国破家亡的危险,故而虽为天下人不理解,但仍是坚持.

    高太后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变法,她崇尚老子,认为一动不如一静,大宋历朝以来祖宗的法度实行的好好的,实在没有改变的必要,只是徒增变数罢了。

    不过高太后知道儿子才是皇帝,虽然不满,但也未加阻挠。后来变法几年,由于地方官员的急功近利和王安石的固执己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