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永乐城之战(二)

    第五十八章 永乐城之战(二) (第2/3页)

后徐禧派出了景思宜。仁多零丁开出条件除非把兰州和米脂等大城还给西夏才考虑撤兵。

    徐禧一看没办法了,即使他答应朝廷也不会答应。继续坚守吧!其实这是李宪已经来了。他带来五万人马,日夜兼程,突破重重包围,终于来到了永乐城外,可是因为来的太急,路上激战太多,现在他的粮草已是没有多少了。他来到永乐城外看到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知道自己现在冲进去只是多葬送些人马。只得在二十里外扎营,一边恢复军力,一边等待时机。

    可是仁多零丁已经不打算给徐禧机会了。有过了几天,天上笼罩了乌云,眼看一场大雨就要下来。城里的军士欣喜若狂,只要有了雨水他们就可以接着坚守了。

    仁多零丁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看到这个情况,知道今天是成败的关键。他马上下令全军攻击,今天务必攻陷永乐城。

    当天的战争进行的异常惨烈,城门几度易手。到了天黑的时候,西夏人终于杀进了城里来。那是一个悲惨的夜晚,也是一个壮烈的夜晚。军需官李稷死门守在城门,城门破时,死于乱军之中。蕃军指挥使马贵力杀几十个西夏士兵,倒在了血泊里。

    大将高永能也死于乱军之中,他本来还有逃生的机会。在西夏军破门的时候,城内一片混乱,他的高昌裔在危急之中找到一匹马,说是他找到一条小道可以逃出城外,高永能悲愤地大叫“吾结发从军,未尝一败,今年已七十,受国大恩,今日就是我报国之日!”最后跨上战马杀敌到最后一刻。

    监军太监李舜臣也死了。临死之前他从身边扯下白布,小心的写下了这样一行字:“臣舜臣死无所恨,愿陛下勿轻此贼。”把这个白布交给身边侍从,拿起护身尖刀与敌携亡。

    永乐城军民二十万人,只逃出来五千余人。其余全被西夏人屠杀殆尽。战后西夏兵拆毁永乐城,返回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