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西周(17)

    再见西周(17) (第2/3页)

秦始皇嬴政的老祖宗,秦襄公。

    第四封信写给了郑伯友的儿子掘突,掘突在郑国,郑国是老郑家的领地。告诉他,你爸死了,是姜戎杀的。

    天下诸侯很多,为什么单挑这四家求救?一个是隔着近;二个是关系不错,私交很好。

    送信的人一定是精明能干,经过培养锻炼的,有实战的经验。不能像那位老宫女的妈妈,没等露馅自己先慌神。上哪找这样的人?有!你找不到,申侯能找到,手头有货。

    以前潜伏在镐京的那些卧底,现在也不用潜伏了,都浮出水面。正好派上用场。选了四个人,带上迷信,趁天黑关城门之前,混出镐京,向目的地而去。

    接到信,反映最强烈的就是掘突,这是杀父之仇,连着心连着肝。

    掘突二十三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一米八五的个头,一身腱子肉。接到申侯的信,看完是悲痛欲绝。老爸死了,爱我疼我我爱我疼的老爸,你死的好惨。

    擦干眼泪,血债要用血来偿!

    往常最喜欢穿的红色战袍换成白色的,穿麻戴孝,所有的装饰,从衣服到旌旗,全是白色。战车的围栏用白布缠上,白马就那样,其他颜色的马匹全都刷上白色染料。就一个字:哀!

    点起精锐部队,战车三百乘,星夜兼程,直奔镐京寻仇。

    报仇心切,掘突看见镐京不禁想起父亲,这是父亲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自从老爸在中央任职,一年也不休一次探亲假,有事回来,也是来去冲冲。每一次掘突都会在父亲离去的背影里,流下依依不舍的眼里。只以为再过几年,父亲就退居二线,回到郑国,颐养天年。没成想,上次一别,竟成永诀。

    掘突百感交集,报仇心切,恨不得今晚就吃上姜戎俘虏的肉。

    攻城!

    且慢!一个声音阻止了掘突。一看,是好哥们成谏。

    成谏道:我军鞍马劳顿,应该先扎下营盘,休整一下。等到各路诸侯到齐,再发起总攻。

    这是非常冷静稳妥的策略,可是,一心想着报仇的掘突,早已失去理智。他坚持现在就打,理由说的也有道理:哀兵必胜!

    掘突道:我们一路哭着兵临城下,全军将士士气正旺,正当一鼓作气。况且现在姜戎的部队非常狂傲,骄兵必败!等到诸侯到齐,我军的悲痛劲就过了,正应该趁热打铁。

    郑国军队铺天盖地一片白,像雪片云彩一样,无数头领早就得到消息。

    可知这支穿着孝服的部队是哪部分的?头领问。

    回答:是郑国的掘突。郑伯友的儿子,给他爹报仇来了。

    郑伯友?郑伯友!

    想起来了,那个变成刺猬的爷们!虎父无犬子,这掘突也不会好对付。不能和他硬磕,我有一计,大家依计行事,我军必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谏的稳步推进战术在掘突的一鼓作气面前,还真没有绝对的理论优势。那就打!

    兵临城下,将至壕边。

    怪了,任你如何叫骂,骂爹骂娘,城上毫无反应!

    掘突估计自己嗓门大,亲自开骂:狗崽子们,快出来受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