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海上惊艳 一朝沉寂

    第十二章 海上惊艳 一朝沉寂 (第2/3页)

    “路训?”明嫣没料到妃子会提那个人,不由意外地抬起头,随即眼神变得复杂而激烈起来,“这怎么行?娘娘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我走的?明嫣是晔国人,如今晔国要复国,我岂能因儿女私情而动摇决心?”

    “傻丫头,复国没有那么容易,”毓贵妃望着二八年华的少女,眼露怜惜。

    为了复国,有多少人忍受着分离的痛苦。

    为了坚定的决心,不惜用欺骗,背叛,两面三刀地周旋在各种嘴脸之间。

    曾经深以为然的‘正义和信任’在这乱世之中就像流光溢彩的梦幻泡沫,走入现实就破碎了。

    明嫣单薄的身子微微颤抖,她想留下,想为复国大计出力,但心里的感情牵绊却让阅历尚浅的少女无所适从。

    毓贵妃凝视着少女倔强执拗的眼神,静静叹了一口气,“你还小,还单纯,留在这里筑会变得肮脏,我一个人堕落与此足够了,不能连累——”

    话没说完,宫外的通报声便遥遥传了进来,“安公公到——!”

    安公公?那是太后身边的红人。

    毓贵妃显然有些意外,心头一跳,却还是故作镇定。

    很快,狐假虎威的安公公带着一行人大摇大摆地步入丽秀宫,趾高气扬地站定,施施然道,“奴才奉太后之命,赐贵妃娘娘桂花莲子羹一碗,娘娘请用。”

    一名美貌的宫女应声跪地,手托水晶盘,盘中整齐地摆放着一个精制的陶瓷碗,碗上细绘着五彩斑斓的九色鹿。

    毓贵妃迟疑着端起桂花莲子羹,她不明白太后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地派人送一碗羹来。

    犹豫时,桂花的幽香飘了出来,不远处的明嫣脸色猛然一白——她自小学医,能辨别各种不同药物的气息,今日这碗莲子羹的气味……似乎有些不对……

    眼见贵妃已经捧着碗递至唇边,少女再也按耐不住,她蓦然冲了上去,劈手夺过莲子羹笑道,“娘娘,这莲子羹的味道真像我娘做的,您就赏给奴婢吧!”

    说罢,她便一仰头将一整碗汤都喝了下去。

    毓贵妃看着反常的少女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目光闪动;安公公也没有料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过,既然莲子羹已经被喝了,那他的任务算是完成,便悻悻施了一礼,带着一干人悠然告退。

    望着宫殿外走远的侍从们,明嫣的身子陡然颤了颤,便软绵绵的倒了下去。

    “明嫣!”毓贵妃慌忙冲了过去,只见少女的脸色苍白吓人,她一手捂着胃部,另一手死死地抓着衣角,鲜血不停从嘴角涌出。

    那碗莲子羹有毒,毓贵妃定了定神,仔细一想——一定是太后不答应皇上立后的事,想不动声色地赐死毓贵妃,绝了皇帝的念头。

    “来人!把百草火炼丹拿来!”此时,贵妃焦急地高声吩咐。

    “不……不行……”明嫣挣扎着抓住贵妃的衣袖,胃中的剧痛令她说不出话来,“我……医术不精……百草火炼丹……只炼出了一颗……能解百毒……别浪费在我身上……您……留着……”

    说着说着,少女猛然吐出一大口血,再也使不出任何力气,逐渐麻木的神经已经感觉不到痛楚。

    “明嫣!明嫣!快来人啊!”毓贵妃焦急呼喊。

    少女只觉耳边的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她的瞳孔涣散开来,嘴唇轻轻动了动,好像要说什么,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静静地闭上眼睛,再也听不见任何声响……

    偌大的皇宫内,此处惨案未歇,那处却依然平静安宁。

    夕阳渐渐向苍翠的林木后坠去,一层一层的阴霾侵蚀着灼热的阳光。

    重重叠叠的亭台楼阁深处,,阳光早已无力照耀得高阁内,气氛严肃而紧张。

    “啪!”一份奏折被狠狠地丢在地上。

    “朕不会派兵增援,元帅多说无益。”愠怒的帝王紧盯着青玉案边的年轻军人,“从上个月起,苏燃便边不停上奏要求援兵,可一个月过去了,渭城不是依然还在么?”

    “七王爷为了抵御外敌不停调用沿海各城的兵力,如此拆东墙补西墙,南海终有沦陷的一天。”上昊勉强压制着心中的怒意,陈述理由。

    “哦?终有被攻破的一天?可朕怎么觉得你们都低估了七弟的实力?”苏昂随手将案边的奏折扔到一边,看似随意的动作却好像在掩饰心中的火焰。

    那是一种类似于嫉妒的火,这么多年过去,他没有想到这平时饮醇酒,近美人的弟弟居然身怀绝技且深藏不露。

    本来祖炎帝命苏燃留守南海是想借他国之手将他除去,原因在于这苏七王爷没有像从前太医说的那样活不到二十岁,这令皇帝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威胁。

    然而,如今的苏燃将渭城守得固若金汤,这让生性多疑却有暴躁直率的苏昂愈发不安,更不敢拨兵远征,生怕苏燃会起自固之心。

    “七王爷固然不容小觑,能以奇兵力克,然,士兵数量只减不增,长此以往终有耗尽之日。“身为雩之国最高阶的武官,终日直面冥顽不灵的帝王,上昊只觉得自己的耐心也在耗尽。

    “这算什么晦气话?!元帅应该指望在兵力用尽之前就成功压制海外强敌!”苏昂烦躁地将案上的奏折扫到一旁。

    最近雩之国上上下下都出现了各种问题,都城多年的横征暴敛令周边城池日益贫乏,如今的矛盾一触即发。

    “元帅将皇宫和都城好生守住即可,其他无须多言,言多也必失!”当国者不愿再多讨论政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