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此癖好 因缘天意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三章 如此癖好 因缘天意 (第1/3页)

信的内容则是感谢,骆宾王在信中称唐达信乃国之义商,对他不取分文捐献五百匹布以补军中寒衣之不足的举动赞誉有加,并且一再鼓动唐达信能再慷慨解囊。

    另一封信是在这封之后,据信中的意思来看是唐达信不肯再捐,却想让骆宾王给他赠诗一首,并且言明那诗的题目中最好能有他的名字,若是诗前再有个序,序中能提到他那更是好上加好了。骆宾王则只在信中录了一首旧年之作,并一力募劝唐达信再捐布千匹,介时别说小小一首诗,他必将亲为此事做记,俾使唐达信的高义之举流传后世,成千载商人楷模。

    许是骆宾王下嘴太狠,唐达信心疼布匹不曾再捐,是以这书信往还也就此中断。

    说来唐达信就是用五百匹布换了这两封骆宾王的书信,还有他亲手录下的一首《在狱咏蝉》,这笔买卖到底划算不划算还真是不好说。

    后世里学唐诗,研究唐诗选本多年,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古代名诗人亲笔录自己的名作,不论这首诗还是写诗的书法都让唐松看的如痴如醉,要是放在后世里这可就是文学史中重要的文献了,其价值可比五百匹布高的太多。

    《在狱咏蝉》是骆宾王被诬获罪后在狱中所做,后世里称誉其为唐诗咏蝉三绝之首。据信骆宾王在狱中受到过残酷的肉刑,也就是在这次被诬出狱后不久,他即加入了徐敬业反武的阵营。

    按时间算,光宅元年五月的时候,骆宾王虽还没被徐敬业正式征召为艺文令,但他确已在徐敬业手下办事,以他此时在诗坛的地位,负责联络文人及商贾筹措军需正是人尽其才。

    好好将两封信的书法又欣赏了一遍后,唐松才仔细的将其收捡起来。随后粲然一笑,“唐达信啊唐达信,你让我怎么说你才好!”。

    仔细揣摩这两封信的内容,唐松已把整个事情的原委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唐达信是襄州有名的布商,与其大哥,也即襄州最大的鱼商唐达礼一起被市井间并称为“二唐”。这二人是襄州百姓好议论的话题人物,其中的原因除了他们生意做的大之外,还因为这两人各有鲜明的特点。老大唐达礼心思深沉,嗜钱如命,老三唐达信则是好附庸风雅兼惧内,关于两人的这些毛病,在襄州城内市井间颇是流传着许多笑话。

    想来八年前唐达信曾往江南东西两道行商做布匹贸易,途中路过淮南道扬州时正逢着骆宾王为密谋反武筹集军资而大会富商。此时骆宾王已是闻名天下的大诗豪,平常里商贾们根本与他结交不上。此时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唐达信难免就犯了附庸风雅的毛病,花了五百匹布的代价结交上骆宾王并换来这两封书信。

    后来仅仅四个月后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继而兵败,唐达信必是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