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接还是不接?

    第二百一十一章 接还是不接? (第2/3页)

有用上彼时达官显贵人家入浴时必不可少的干花,但只凭那齐胸深的牛乳便已尽显上官婉儿生活的奢华。

    唐时除茶酒这两种通行天下的饮料之外,不同家庭之间的饮品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最顶级权贵家常在庄园里设有鹿苑,以便主人可活取最新鲜的鹿额间血饮用滋补。武则天生前每逢疲乏倦怠时好用的“红玉”便是此物;稍次些的家庭则是常饮牛乳;再次些的日常好饮豆浆;至于最贫苦的百姓则只能饮以清水。

    彼时牛乳虽然不及红玉那般珍贵,但也非普通人家能经常受用的。常人喝上一盏已是不易,上官婉儿却将之用于沐浴,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而这也正是内宫十六年生活给她留下的印记之一。

    轻解罗裳迈入吕风后再将身子沉下去,上官婉儿任那烧的有些滚烫的牛乳抚润着她的肌肤。

    因是稍后还要会那个小无赖,上官婉儿并没有浸泡太长时间。约两柱香功夫后便从吕风中起身而出,就那么**着走到了不远处一面高可及人的江心镜前。

    大唐最好的铸镜出于扬州,扬州最好的铸镜莫过于别名“百炼镜”的江心镜,此镜铸于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易破难成,最佳之上品往往有自鸣者。

    似上官婉儿房中这面规制如此之大的江心镜,已堪称扬州江心镜中之神品,价值之昂足抵一中县一年赋税收入之总和。

    高可及人的江心镜不负神品之誉,镜中的上官婉儿肌肤莹白如玉、细腻紧致,身子稍动,曲线变幻之间,似有一晕肤光润润荡漾。这实是一具美到荡人心魄的女体,就连那铜镜也在镜中人露出一个满意笑容的同时蓦然生发出悠悠自鸣之音。

    着衫梳洗之后,上官婉儿坐在了妆台前,由内宫积年亲手调教出的梳妆丫头站在身后轻声问道:“今日如何梳妆?”

    以往久在深宫,为免刺了年华老去的武则天的眼,上官婉儿的梳妆虽然很精致,却难免要显得老气。但今天她再不用顾忌这些,“循时例吧”

    满头秀发梳做乐游髻,黑油油的鬓上薄薄的掠一层郁金油。面上轻轻的敷一层龙消粉,做完这些之后,郑府首席梳妆丫头手持眉笔亮出了全挂子的本事。

    双眉画作时下最风行的涵烟式,眉心之间再贴上一点菱形花子。薄施腮红之后,再将双唇化为嫩吴香样式。

    当梳妆丫头取来碧玉簪为上官婉儿簪上,完成了整个妆容之后。她再向镜中细看妆容效果时,连自己都为镜中人此刻展现出的惊世之美惊叹了,一时竟有些愣愣的。待反应过来之后想要说些什么恭维话时,却又发现她读书实在太少,以致于此刻竟无法找到合适的言语来形容上官婉儿的颜色之盛,形容都已不能。遑论恭维?

    看着镜中的自己,上官婉儿也很满意,尤其是再想着即将到来的那小无赖就将看到她这副模样时,唇角更是自然而然的流出了笑容。不知怎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首不知什么时候看过的诗来:

    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风度晓妆成,君看可言好?

    想到这首诗,看着镜中容光盛放的自己,再一念及那个小无赖。不知何时,上官婉儿唇角的笑容消失了。恰在这时,窗外隐隐传来铜鼓敲打之声,只听那节奏。分明又是谁人要往女家送通婚书了。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着心中只想郎!

    窗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