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就是天网(大结局)

    第60章 我就是天网(大结局) (第3/3页)

亚马逊公司在这种主动式人工智能助手领域的独辟蹊径和先手——最开始亚马逊做了智能音箱,废掉了触屏这个万恶之源,把所有“在人类产生意志之前,就先干扰人类选择的推荐图像统统废掉”,从而得到了有远见的资本界的赏识。

    一个人如果是看榜单和推荐位找书看,从来不知道自己发掘,这种人难道会有自由意志?从众的群氓,正是智能手机原罪之恶导致的。

    但,这只是人类的硬件技术还不够发达时,一个阶段性的产物。

    “任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恶成功的企业,注定了是不能完美转型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因为一切榜单、推荐位和流行从众,都已经成了一道道的枷锁,一个公司和产品、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成功,它身上的既得利益枷锁就越重,KPI就越沉,无法自己打破,只有被外力消灭。”

    “这是创新者的窘境,这是明知自己要死却没法改变的大公司病。”

    “但是我们YY网络科技不会,我们哪怕自戕目前平台一半的销售额,哪怕受到再多的既得利益人力资源流失,我们也要坚定地在发展人工智能和尊重人类个性、自由意志的道路上走下去——事实上,那些利益集团的渣滓,在顾总08年跟张一鸣壮士断腕大清洗内部时,都已经扫给腾云和度娘了!

    我们宁可增长得慢一点,让资本市场对我们的评估差一点,也要走得更稳,发展得更健康!为一个五年乃至十年后才能看到累累硕果的远期目标奋斗,而不被两三年内世界首富的小目标诱惑!”

    这番宣誓,是目标,更是行动,更是结果。

    顾诚的话一出,结合他几年来躬行的实践,全世界都信了。

    所有人都赫然发现,一个从硬件到软件,全面个性化的时代,已经在悄然变天中到来了。

    而顾诚俨然做好了从平台到算法到信用到数据的全面准备。

    一切抵抗者,化作齑粉。

    ……

    2014年,顾诚宣布成立一家公司,名叫“人类信用”。

    靠着30亿用户的庞然平台,海量的大数据,精湛的硬件,比每个人自己更加了解其内心的智能揣摩能力。这家公司征服了这个世界的传媒话语权。

    谁说的话,谁爱听,只有顾诚的平台知道。

    谁的信用能出国,谁的信用适合什么工作,顾诚比所有的猎头和HR都清楚。人类也渐渐习惯了用这套平台分析的大数据推荐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寻找供应商、寻找自己的精神消费需求、知道谁比较不靠谱喜欢跟风或者TJ或者别的如何如何……

    顾诚把YY电子的股份,渐渐稀释,彻底下放给了雷俊为代表的管理层。

    也让张一鸣可以在YY网络科技下属的人工智能算法公司MBO。

    公司太大了,他也不需要这么多钱。为了防止大公司病,他可以把部分外围的业务分散出去。

    他本人,只掌握人类的喜好,人类的信用,人类之间的关系网,这才是他最根本的。

    一个传媒和内容产业的最终救世主。

    2017年,他的公司彻底在上述领域消灭了人类一切抵抗者。

    这一年年底,已经年近七旬的好莱坞最顶级大导、保持全人类电影票房记录保持了几十年的詹姆斯.卡梅隆求见了顾诚。

    跟卡梅隆一起来的,还有卸任加州州长五年、同样年过七旬的阿诺.施瓦辛格。

    “顾,我希望把你的一部分故事编剧改编到《终结者6》里面,这部片子我亲自拍,还用阿诺主演。我想这会是我这辈子最后一部电影了,我该退休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给剧本提一点意见。”

    顾诚看完本子之后答应了,还客串了一个大反派——剧中最后升级版的“天网”的化身,或者说叫“Genesis”,创世纪。

    这是一个灰暗的悲剧,一贯符合卡梅隆的格调。

    阿诺最终老了,再强的武力也无法阻止一个系统服务人类的精神。

    片子花了两年,2019年上映时,票房突破了100亿美元——10年前,卡梅隆上一次创造全人类票房记录时,不过是30亿美元。这一把,就又把世界纪录捅破了三倍之多。

    当顾诚在片中最后说完那句“我,就是天网!我,就是创世纪!”的时候,世人无不悚然一惊。

    但他们发现,渺小的人类已经没有力量抵抗顾诚了。

    (全书完)

    ——

    历经波折,只能短暂解禁,这本书也就这样了。

    因为解禁期不长,最后这两万字结尾估计也没多少人能从正常渠道看见。就当我白损失一千多块钱,写个有始有终吧。

    没看到的去DB解决。

    新书《喷神》,反正目前成绩也不乐观,不知道能走多远。

    我这个人算是创新强迫症发作,骨头太硬,愣是不肯写跟风作,估计这个毛病到死也改不了了。哪天要是快饿死街头,说不定能治好。不讲情怀就是了。

    就这样吧,不废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