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刷脸

    第94章 刷脸 (第2/3页)

来的用户量。

    顾诚是一个深谙如何让网民为‘哪怕有了互联网之后,依然无法复制的属性’掏钱的成功商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长尾理论》中提到的其他五六条激发小众定制精神需求付费化、促成需求倒逼内容供给侧改革的预言,也会在将来一一实现。”

    文章最后,还联署了《连线》另一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名字。

    这期《连线》杂志出来之后,哪怕原先再傲慢的睁眼瞎,都不得不正视顾诚的远见卓识了。

    这可是米国最高逼格的互联网前沿讨论杂志。尽管《连线》对资本评估的准确性远不如《华尔街日报》,但在技术思路上绝对比《华尔街日报》权威。

    一天之后,最新的《时代》周刊也捏着鼻子刊登了差不多的言论。

    鉴于《时代》的强烈倾向性特征、迎合中产阶级的刊物风格,林登.图尔的文章比凯文凯利更加不负责任,极尽烘托顾诚的锐意和激进。

    很多那天聊天中顾诚偶尔提起、似是而非的话,都被林登断章取义地拿出来哗众取宠,以增加刊物销量。

    “在一个游戏统统是盗版的国家,也有可能把正版市场做好。甚至网络游戏取消计时费用,依然可以靠少数充值玩家撑起基本盘。只要做到花了钱的玩家可以肆意凌辱免费玩家,而免费玩家只负责提供被杀资源,让花了钱的玩家爽。那么免费网游的模式也是可以撑得起来的。

    同样的理论也可以移植到传统单机游戏上,只要将来的游戏都开放防修改的成就系统,并且在‘社交媒体’上提供让付费玩家晒秀炫成绩的官方渠道,就可以激发玩家为了社交需要而付费。”

    林登图尔的话虽然不负责任,但博眼球的效果还是达到了。尤其是《时代》在大洋彼岸的国人心中,标杆性比《连线》这种专业刊物要高得多。

    没几天功夫,华夏的媒体界纷纷转载了《时代》的观点,哪怕原先没有关注金融界和投资界的普通人,也知道了顾诚准备去纳斯达克上市的新闻,以及他的《长尾理论》在米国也得到了非常成功的热销、其中很多观点被米国最权威的主流媒体引用了。

    最先热闹起来的地方,又是YY贴吧,无数粉丝和产业界的人发生了大混战。

    “上次谁说诚哥是没干货的花瓶?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诚哥就是霸气,连米国人都服了。我有罪,竟然没有买《长尾理论》,回头赶紧上铛铛网买一本。”

    “上次哪个教授来着?在访谈上说诚哥写的书观点跟网文差不多幼稚,大家快去找出来打脸啊!”

    “诚哥提到的那本《做生意的艺术》算啥?居然能全球卖300万本?不就是米国一个做生意改行做脱口秀主持人的鸡汤段子手么!咱把诚哥的《长尾理论》也顶到300万本以上!我上叮铛网买50本,给全班同学一人发一本!”

    下面马上有跟帖点赞的:“土豪好样的!我们没那么多钱,就自己人手一本算了。不过我们会把你顶上去的!”

    ……

    相比于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华夏娱乐圈内的人士反应要快得多。

    顾诚用贴吧投票配合叮铛网预售,搞出一波DVD销量狂潮之后,所有同期乃至今年内下档的往期热映影视剧制片方,一窝蜂地找上了叮铛网和YY网络科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