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正德长大了

    第615章 正德长大了 (第2/3页)

一刀切。

    对进士们来讲,都进翰林不能算很理想,可也算不上坏,总归是留在了京城,而且最重要的一段阅历也有了;而后面那个,显然只要不傻,就不会愿意去,那是真正的发配啊,放在从前,至少也得是得罪了尚书这种级别的大佬,才会受到这种待遇的。

    这一次皇上用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众人对视一眼,心下都是了然。

    讲道理?那是没用的,皇上摆明了不打算讲道理。先前想好的以昏君无道,激起天下义愤也行不通,因为皇上摆出了两个选择,其中一个看起来还不错。

    没错,在场的六个人都很清楚,这些入了翰林的进士,也许再也没有出来当官的机会了,可那些进士自己未必这么想啊。

    当翰林,本来就是熬资历呢,少说也得在里面呆个三年五载的,十年八年也不算长,谁能预料日后如何啊?没准儿士党翻身,到时候就有机会封阁拜相了呢。

    所以,谁反对,谁就会被皇上栽赃,然后吸引天下士人的仇恨;不反对,就会让皇上得逞,正是个进退两难的局面。

    从前的手段都用不出了,想彻底翻脸来硬的吧,还不行。

    没错,皇帝正在倒行逆施不假,但离激起天下之怨,使散乱的天下士林得以齐心合力还差那么一点。除了利益最一致,受到的损失也最大的江南士人外,就连一直很团结的晋党内部都无法达成统一,也只能个不上不下的局面。

    为今之计,也只能看着皇上步步紧逼了,而反击的手段,也只能用阴谋了,众人再次相顾,对视中看见的,是同伴坚定的眼神。

    ……

    “诸位,老夫身体不适,先行告退。”也有不那么坚定的,出了太和门,李东阳一拱手,便飘然而去,显然对除夕定下的计策,依然持保留态度。

    “介夫,皇上说要取消各地关卡,你怎能轻易答允,他明明就是为了天津那边……”周经也不理会李东阳,径自向杨廷和抱怨道。

    李东阳这幅不死不活的样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士党内部也有不少非议,要不是现在朝中形势危急,肯定早就有人盯着他屁股下面的首辅位置了。可他既然依旧故我,不打算改变主意,那旁人也没有劝谕的必要,就当他不存在好了。

    不过,关卡的问题却有些重要,既然在科举这边败了一阵,就更得加强对新政的限制的,至少要拖延到那几项计划准备妥当,开始实施才行啊。

    对正德,周经等士党中坚已经完全不报幻想了,先前还可以说是谢宏在出谋划策,可现在,定计的显然是皇上自己,是他受了谢宏影响后,独立作出的判断。

    这计谋算不上什么神机妙算,不过却是恰到好处,噎得大伙儿两眼翻白,泪流满面……皇上在成长,而且成长的方向和大家的期盼背道而驰,这样下去,再过几年的话,就算干掉了谢宏,恐怕羽翼丰满的皇上也不是士人们能够应付得了的。

    所以,精通商贾之事的周经很焦虑,说话的语气也有点不客气。

    “周部堂,廷和答不答允,这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