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大家都很忙

    第812章 大家都很忙 (第2/3页)

和平。

    一时间,应者云集。

    浪人们的日子不好过,失去了武士的身份,也就没了生活来援,浪人这个名号说起来威风,可实际上却只是一群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乞丐,过的还不如那些农民。

    现在,有了天皇的名义,再加上大名们的担保,又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一叠叠的倭钞发到了他们手中,浪人们感激无限,数以万计的浪人雄赳赳,气昂昂的踏上了南下的船只,准备在那个从未听说过的地方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从吕宋到爪哇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马尼拉等几个大型公共港口已经兴建完毕。在皮鞭和刀子的监督下,吕宋土人突然对工作有了热情,当地的气候又不冷,经过半个冬天的建设,这几处都已经成为了,可以同时容纳近百艘千料以上大船的港口。

    与此同时,更多的私港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吕宋沿海,再加上岛上那些落成或者正在兴建之中的矿场和庄园,用欣欣向荣来形容这个原本的蛮荒之地,也是半点都不为过的。

    目睹了北方的邻居的凄凉下场后,苏禄国也放弃了无谓的挣扎,签署了一系列所谓平等互助的条约。除了国都所在的保和岛之外,其他地方都成为了两国共治的地区。

    在那些共治区,当地人必须向总督府分衙报道,登记户籍,不得准许,不得随意离开居住地。此外,当地人还必须参加劳动,并且向官署缴纳税赋,一旦拖延,就会有城管上门,这帮祸害没借口的时候,已经横行霸道了,若是再得了由头,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可是没办法,形势比人强,这帮祸害在小吕宋以少敌多,全歼了五万以上的部族联合军,这样的实力,不是苏禄国惹得起的,更别说这帮人背后,还有一个庞大无比的大明了。

    唯一让苏禄国上下觉得庆幸的,总督府至少没有干涉他们的信仰,对于这些来自波斯湾的穆斯林后裔来说,信仰是不可动摇的,也是他们的底限。

    不过,苏禄国王也隐隐发觉,那些宣抚使宣讲的东西,似乎在潜移默化的动摇着国人的信仰。他们宣讲大明的美丽富饶,是如何美好的礼仪之邦,让听者心生向往,然后又引经据典的举证,说明大明和南洋诸国同出一源,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归纳起来,千言万语就是一个观点,那就是:大明很伟大,南洋人要坚持大明天子的领导,一万年不动摇。

    同样都是宗教人士,而且还是做到了宗教立国的水准,苏禄国王在这方面的研究绝对很精深,他敏锐的发现了这些打着教化之名的宣抚使的不地道,与其说这帮人是在教化,不如说他们是在传教。

    只是他也无可奈何,这种没有证据的观点,是得不到太多人支持的,时间虽然还短,但很多人已经对那套说法深信不疑了。

    大明的城管很凶恶不假,他们的存在让苏禄国人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可是,中原却是没有城管的,所以,那里是天堂。努力学习工作,就有机会去大明享仙福,已经成了最流行的梦想,谁又会听他的杞人忧天呢?

    何况,就算有人拥护也没用,惹得大明翻脸,不用从中原调兵,单是吕宋总督府,就能轻而易举的彻底平了苏禄国。万般无奈之下,国王也只能忍着了,没办法,这就是生活。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派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