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津屋设立

    第五十四章:津屋设立 (第2/3页)

他,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话题。

    “回城主,见过。”他抬起头,面露疑惑。

    “如果你已经饥肠辘辘了,会不会取贡品来食用啊?”

    “……如果是救命,大概神佛也会原谅的。但是在下会留下一点东西,代替贡品奉在佛前。”他思考了一下,这样回答说。

    “如果佛像不是在路边,而是在寺庙里,周围还有其他人呢?”我又问道。

    “那么在下无论如何不会作这种事。”他回答。

    “四日市宿町就是这样,周围势力众多,反而没人敢随便动手,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我吉良家也会攻击他。所以,尽管自治吧,只需要维持治安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周边豪族。”我说道。

    “城主大仁大义,我四日市宿町近万町众同感大德!”三井高安向我大礼参拜,“但是,在下斗胆,想请问城主,难道不想统治宿町吗?不需要宿町为城主服务吗?”

    我笑了笑,这就是代沟了。

    以这个时代的观念,领主对领地的领民可以随意处置,不用担负什么义务。有领土的话,先占领了搜刮一番再说,至于是否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内。

    但是我却认为,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且要有起码的公平。领民为领主服务,应该领取报酬,而领主由领民供养,应该提供保护。所以如果没有把握,或者觉得不合算,我就不会去随便占领某块地盘。而动员预备时,我都会给予一点赏赐;抢劫港口,也只针对反抗者,不会伤及无辜町众。

    “实在是唐突了,请城主原谅!”看到我只是笑了一下,没有回答,三井高安连忙道歉。

    “不妨,”我点了点头,尽量的回答他,“有一点你没说错,我算是半个商人。所以,按照商人的信誉,如果不能付出相应的报酬,我就不会收取那笔货物。”

    “城主的义理,在下明白了……”三井高安欠身,“那么在下还有一事——既然城主自称是半个商人,在下是否有幸和城主合作呢?”

    “这件事情,你去和我的勘定奉行谈吧!”我随意的点了点头。多一项产业,对我总不会有坏处。

    ……,……

    虽然三井高安算是位历史名人,但是名声大部分来自他的孙子三井高利,以及后来的三井大财阀,本身并没有多大成就。再说,来到这个时代,我见的历史名人够多了。即使和他们相比,我自己目前的名气也差不到哪去。

    土佐吉良家的家格,几乎凌驾于目前战国所有武家之上,而且谱系清晰。首代源希义,乃是清河源氏嫡系河内源氏中的嫡系。父亲是源氏五代栋梁源为义,母亲是为义正室、藤原家的由良御前,同为正室出生的只有源氏六代栋梁、镰仓幕府创立者、三兄源赖朝,以及一条家次代之祖一条能保的正室坊门姬。而室町幕府的足利家,不过是三代栋梁源义家分出去的庶支而已。由于源赖朝的后嗣全部灭绝,平氏武家栋梁直系灭绝,所以从武家家格来说,土佐吉良氏是最高的。

    平治之乱时,十四岁的源赖朝作为总大将(汗!),于平治元年十二月同平清盛展开了两次合战,结果打了败战(很自然吧!),于次年三月十一日被流放到伊豆国。受这位兄长的连累,十一岁的源希义于同一天被流放到土佐国,在当地长大成人,人称“土佐冠者”。

    到了治承四年(1180年),源赖朝在镰仓举兵,源希义呼应兄长,在四国地方构筑反平家势力,却于寿永元年(1182年)9月25日被平重盛的家人莲池家纲、平田俊远奇袭而亡(和末代家主吉良宣直一样悲剧!),两岁的次子源希望(吉良希望)被夜须行宗藏匿。事后平家连忙为源希义举行了盛大葬礼,将其遗体供养起来,让希义的师僧琳猷上人向镰仓报讯。结果源赖朝大怒,立刻派大军进入四国,将莲池、平田两家歼灭,然后建立西养寺作为弟弟的菩提寺。

    之后由于连番大战,源希望一直藏匿在土佐,直到成年才由夜须行宗前往镰仓拜谒伯父,获赐土佐吉良庄。而他所持的信物,就是希义的佩刀“海月”……也幸亏如此,不然的话,按照源赖朝的性格,源希义肯定会像其他亲兄弟一样被杀掉吧!而且因为同为嫡脉,说不定死得还更快些。

    好吧,这些都是题外话……

    而三井高安神马的,也更是浮云啊!

    但是这片浮云却做了一件令人惊异的事情。

    第三天,山内一丰前来向我报告。他送上的事笺,再次让我为三井高安吃了一惊。

    “三井高安说服了四日市宿町为首的几家大商户,要和本家联合?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