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遥远的过去
1、遥远的过去 (第3/3页)
曹魏帝国和西晋时代的很多顶级高官,从爷爷辈儿甚至更早的祖先算起,就已经是精通和研究《论语》、《春秋》、《左传》的儒学大师了,并且,他们一直把这些研究世代相传,许多名门望族三代、甚至更多代,都研究着同几本儿、甚至同一本儿儒家经典。这正是司马防生活的那个时代最大的特色之一:文化几乎被儒学所垄断,其它学术非常不被重视,甚至遭到歧视。
而司马家族显然非常不一样,他们最靠谱的祖先司马防,是个典型的战将,再往后数,也没有一个人因为精通儒家经典而出过名,到了司马防的老爸司马儁,好不容易有些名气了,但他老人家也是更喜欢历史,博学而不专学,当时的人们也没人说他是个正宗的儒家大师,司马儁的儿子司马防也是这样。
司马防,字建公。他是个相当正直、严肃、古板的人,即使是自己独处一室的时候,也是正正规规、不苟言笑,他尤其喜欢那些古代名臣的故事,不仅把专门描写西汉王朝的《汉书》里的那些名臣们的事迹读了个透,还专门写了几十万字的读后感,用来激励和警醒自己。通过司马防的事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精通的是《汉书》,这本书儿更不是儒家经典。无论怎么看,司马家族也不是东汉时代标准的名门望族,家族历史也没多悠久。
司马儁、司马防父子最爱历史,并且也能凭着这个有些名气,其实正是反映了一个现象:从东汉中期开始,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因为人们开始发现,光是靠着几本儿儒家经典,实在是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比如,对于名门望族们来说,怎么在官场里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对于地方豪强来说,怎么在地方上称霸一方、经营产业,这些儒家经典里都没有。为了开拓眼界,更为了学会怎么认识和适应现实,很多人开始注重多看书、看杂书、尤其是看史书。
在社会思想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是必然的。司马儁、司马防父子爱好史学,并且还要用史学深深地影响他们的后代,就决定了这样的家族,必定在巨大的社会变化面前,适应性更强、生命力更旺。当初在狱中绝望自杀的司马均绝对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侍奉的东汉王朝,会因为一个董卓的出现而分崩离析;自己的后代,会以这场分崩离析为契机,成为君临天下的第一家族;而自己的牌位,居然会进入皇家寺庙,成为全中国第一家族最正宗的第一祖先。
司马家族崛起的故事,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