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 (第1/3页)

我们之前就说过,从曹丕到曹睿,曹魏帝国对曹家人一直采取严防死守的政策,几乎所有的曹氏亲王们,都被软禁在他们的封地里,没有皇帝的允许,他们绝对不能离开封地,彼此之间也不能有任何联系,更不能兼任任何官职,说的好听点儿,他们是皇室成员,说得不好听点儿,他们就是一帮吃得好、穿得好的高级囚犯。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和曹操晚年确立继承人时的极端犹豫是分不开的。本来,曹操非常喜欢二儿子曹植,一直都想把他立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由于曹植本身过于狂傲放荡,而且曹操本人也害怕废长立幼会造成国家分裂,最终,他选择不太讨人喜欢、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沉稳的曹丕。曹丕即位以后,一方面为了报复,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度发生,就把除了太子以外的所有皇室成员,通通都赶出了洛阳,让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封地,死也要死在那里。

    曹丕的做法,确实完全避免了同族之间争夺皇位的情况出现,但一个极端的措施,往往会造成另外一个极端的情况出现。不用自家人,就得用外姓人,曹丕这么打压自家人,皇室成员是老实了,可是外姓家族却迅速的占据了曹魏帝国大量的高官要职。很多外姓家族的成员,爷孙三代人都做着官,既有人端坐朝中,又有人坐镇边疆,中央地方两头儿吃。

    这些极为强大的家族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经常相互联姻,互相提拔,到了曹睿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非常封闭的外姓高官集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士族。和东汉时代不同的是,这些士族以外的人,再也不能向东汉时代那样,仅仅通过名声、能力就能平步青云、当上高官,在曹魏帝国的朝廷中,几乎所有的高官,都被这些家族或者说是士族把持,所有有前途、有潜力的官职,也几乎全被这些士族的儿子、孙子们占据。

    司马家族现在无疑是曹魏帝国士族里最风光的家族了。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又是太尉,又镇守大西北;他的弟弟司马孚则担任尚书右仆射(国务院副总理);剩下的几个弟弟们,也都担任着大小不等的官职,或者享受着爵位。像其他家族一样,司马懿也利用自己国家重臣的身份,通过各种方法,编织了一张极为广阔的关系网,这张网,大得几乎把曹魏帝国里所有主要的高官家族一网打尽:

    在婚姻方面,司马懿尽可能的和其他高官家族做亲家。拿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来说吧,他先后娶了三个老婆,没有一个老婆不是出自高官贵族。

    司马师的第一个老婆,叫夏侯徽。她的老爸,就是曹魏帝国皇族、曹丕的老牌儿亲信夏侯尚,通过夏侯徽,司马懿和皇族结亲,成了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不过很可惜,结婚只有几年,夏侯徽就去世了。根据《晋书》记载,夏侯徽是发现了司马懿、司马师他们并不忠于曹魏帝国,所以才被司马师给毒死了。不过,从时间上来看,这项记载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夏侯徽死的时候,还是公元234年,那个时候,司马懿正在大西北和诸葛亮死磕,正受到曹睿的极度信任和重用,这个时候,无论从感情还是形势上来说,司马懿都不可能想要发动政变,而且夏侯徽是皇族成员,司马师公然毒死她还不被处罚,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所以,夏侯徽只是个可怜的短命人,她是正常死亡的。

    司马师的第二个老婆,是吴质的女儿。我们知道,吴质当初和司马懿一起伺候过还没有当皇帝的曹丕,是曹丕四大智囊之一,吴质最后也是做到了侍中(皇帝高级顾问)。不过,吴质本人出身低微,被当时大多数出身名门的高官们看不起,他的后代们也没有出人头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