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

    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 (第2/3页)

司马懿看出吴质一家没有前途,就让司马师和吴质的女儿离了婚。

    司马师的第三个老婆,叫羊徽瑜,以家族的历史和当时人们的标准来说,她的出身,比曹魏皇族还要高贵。从羊徽瑜往上数九辈人,他的家族里一直都有人做官,而且大多数都是二千石(部长级)以上的大官,一直都没有间断过。这样的家族,就是曹魏皇族都想和他们攀亲家,司马师死了一个老婆、离了一个老婆,还能娶到羊徽瑜这样出身的女人,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司马家族当时的名望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层次。

    而在官场里,司马懿就更注意拉关系了。在大西北,经过八年的时间,常年跟随他作战的将士们,已经把他奉若神明,而且司马懿先后利用大将军、太尉的身份,把很多高官家族的子弟、平民英雄聘为自己的属下,也推荐了很多人到别处去做官,很多都成为了曹魏帝国的名臣名将,比如说王昶、邓艾、州泰、鲁芝、王观这几个人,他们最后都成为了司马家族掌权后的曹魏帝国的重要将领。

    后来司马懿发动了政变,架空了曹魏皇室,他好多的老属下和他们的后代,也都成为了司马家族的干将,因此传统观点就事后英明的认为,司马懿这么拼命的扩大自己的势力,是心怀叵测,为将来自己单干做准备。不过,人不是先知,包括司马懿在内,谁也无法预测,在十多年以后,司马家族会有掌控一个国家的机会,我个人认为,对于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来说,他拼命的扩大自己的势力,绝对不可能是为了十多年后那个未知的机会去篡权,而是站在一个大臣的角度上,维持和扩大自己家族的势力。曹魏帝国所有的外姓高官家族,也全是这么做的,各大家族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大多数在司马懿手下混过事儿的人,也同样和其他大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甚至还很深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靠上了司马懿的人,就是他的死党,就会帮着他夺位篡权,这是两码事儿。

    但是对于当初建国时候局势就不是很稳、建国时间也并不很长的曹魏帝国来说,出现这么多势力庞大的士族,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加上曹丕、曹睿又一直对曹魏皇室拼命压制,因此到了曹睿时代的中后期,曹魏皇室的势力已经明显比不过士族了。这种情况,引起了很多皇室成员和忠于曹家的大臣们的警惕。

    早在公元231年,司马懿还在大西北和诸葛亮艰苦奋战的时候,已经在封地被软禁十年的曹植,就已经给曹睿写信大倒苦水,抱怨曹魏帝国过于压制皇室成员,希望出来从小官做起,为国家效力。在信里,曹植说了这么一段话:“使天下瞩目的人,一定是掌握大权,对上可以篡位,对下可以使人服从。在一个国家里,说了算的不一定是皇亲国戚,只要他手中有权,即使和皇家毫无血缘关系,也照样可以举足轻重;而皇室如果没有权力,就是血缘再亲,说话也没有一点儿分量。”这段话,实际上指出了中国古代政治中最重要的政治平衡理论,那就是:皇族和异姓的势力要平衡,特别重用谁,都是要出问题的。

    可惜的是,曹植以前和曹丕争夺过继承人的位置,就从这一点上来说,曹丕的儿子曹睿也不可能听他的话,曹植不久就郁闷的死掉了,曹家人仍然被全力压制,丝毫看不到任何为国家效力的希望。有一天,曹睿和从曹操时代就加入曹家的老臣陈矫聊天儿,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司马懿,曹睿说:“司马懿忠心不二,算不算是国家栋梁?”陈矫却说:“全国上下都对他非常景仰,但国家能不能依靠他,我就不知道了。”从史书上来看,陈矫是第一个说司马懿坏话的人,结合他一生的作为,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