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陈伐吴

    4、三陈伐吴 (第2/3页)

空虚。但是陛下却由于听信东吴可能进攻的误报不去伐吴,放纵敌人而留下了后患,实在是可惜。过去假如举兵有可能失败,那么也可以不举兵;现在既然已经决定出兵,就一定要坚决的做下去。假如能够成功,那么就开创了太平的基础;假如不能成功,也只不过白白耗几个月,有什么不敢去试试的呢?!如果还要再等,恐怕就物是人非了,我担心到时侯伐吴会更难。当前的举动万分妥当,绝没有失败的可能,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决不能再犹犹豫豫留下隐患,请您明察。”

    第二封信递上去以后,又是石沉大海。杜预苦苦等了一个月,仍然没有等到司马炎的任何回复。杜预这个急啊,好,你皇帝还是不说话,我就还给你写!看你说话不说话!

    由于是豁出去了,杜预索性也就不再客气,我们来看看一贯奉承皇帝、巴结权贵的杜预的第三封奏章是怎么写的:

    “羊祜原先没有广泛地和大臣们沟通,只是和陛下一起秘密的施行这个计划,所以其他大臣们就有意见。可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比较一下得失,现在伐吴的行动,好处占十之八九,坏处只占十之一二,最多只是没有功劳而已。如果一定要让大臣们说出计划的弊端,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之所以对伐吴有不同的看法,只是因为计划不是他们制定的,自己没有功劳,即使这些人知道了自己以前说的不对,但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其实是为了保住面子而已。

    近来一段时间,朝廷里边的事情无论大小,总是能弄的乌烟瘴气七嘴八舌,虽然说人和人想的都不一样,但实际上是由于只考虑自己的面子而不考虑国家的后患,所以很轻易地表示自己相同或者不同的意见。自从入秋以来,我们伐吴的举动已经越来越明显,假如现在中止行动,孙皓就会有时间备战,迁都武昌,更完备地组织长江防线,进行坚壁清野,到时候我们攻城攻不下来,找粮草又找不到,那么计划就可能全泡汤了。”

    这封信,是杜预的真情流露。此时的杜预,皇帝也好、权贵也罢,都不能阻挡他讨伐吴国的决心,因为他真正忠于的不是任何人,而是这个多灾多难的、将近一百年都保持分裂状态的国家。杜预身上承载的,是羊祜无尽的期盼,是自己一生的理想,是近百年来中国百姓盼望的和平统一梦,所以杜预已经退无可退,无法再等。

    这一天,司马炎正在和张华下棋,杜预的奏章被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