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命运线

    第12章 命运线 (第2/3页)

了资历深厚的海军副司令京特.古泽作为第二位海军委员,从而挤掉了长期受元首重视并与古泽同一天晋升海军上将的威廉.卡纳里斯。至于战功卓著的吕特晏斯和邓尼茨,目前还不足以与老将们竞争位置。

    相比于陆军和海军,空军的情况就要更为复杂一些。凯塞林是如今德国空军仅存的元帅,但作为东线空军司令,他在整体战略方面是没有决策权,人事任免权也仅限于有限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年轻的空军总监、空军总参谋长在战略方面亦只有建议权,而且独有战功、缺乏资历,在空军同僚中的威望还很有限。至于新任的航空部长恩斯特.乌德特,其经历固然颇具传奇色彩,但职权范围更多集中在兵器技术和生产方面,在作战指挥方面没有任何建树。正当三选二的抉择令气氛陷入尴尬的时候,乌德特做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决定:主动退出军事决策委员会席位竞争。

    日出东方,新的军事决策委员会首次取代以阿道夫.希特勒为绝对核心的指挥体系成为德国这部庞大战争机器的操纵杆。早餐之前,除威廉.李斯特和冯.赖歇瑙这两位身在前线的陆军元帅之外,其余10名军事委员均在帝国总理府北侧的小会议室内出席这一临时机构的首次会议。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毫无悬念地当选为军事决策委员会主席,雷德尔以高票获任副主席,元首遇刺身亡的震惊渐渐淡去,人们开始憧憬自己的新角色——这群一夜之间头顶光环的人中间,最年长的勒布和雷德尔已经65岁高龄,最年轻的汉斯.罗根才28岁,而个人权力最大的或许要属41岁的希姆莱,其麾下的党卫队组织总人数虽然只有陆军的五分之一,但这些狂热的信徒可以为自己的领袖做哪怕违背道德、法规甚至人伦的事情!

    出于稳定局势、避免苏军趁势反扑的相同目的,军事决策委员会商议后决定,当务之急首先是让投入全面进攻的前线部队以较为平缓的方式转入防御,同时提高本土以及占领区驻军的戒备等级、找回休假官兵,并在柏林、慕尼黑、汉堡和巴黎等关键城市与地区实施部分戒严。在这之后,由军事决策委员会主席、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元帅通过全国讲话向全体军民公布元首的死讯——接下来,在苏德之间是持续这场战争还是以和谈结束的问题上,委员们的意见分歧之大,只好将悬念留待局势稳定之后。

    一朝天子一朝臣,大**者的尸骨未寒,军事决策委员会就已经高效地进行现场办公了。勃劳希奇以陆军总司令的名义向部署在东线和南线的各作战部队下达了减缓攻势、就地加强防御的命令,虽然在持续的进攻之后,这道命令是相当正常的,但若是苏军通过某些途径获得并散布元首暴毙的消息,仍可能对德军各部队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为了帮助稳固战局,凯塞林向东线空军所属各航空军下达了继续对苏军纵深实施高强度空袭的命令。德国海军受纳粹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