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贱人

    第二百五十五章 贱人 (第2/3页)

    屈培骆是屈天南的嫡长子,这没错,而且接下来的联姻也几乎是认定了屈培骆是屈氏未来家主的地位,这也毋庸置疑。

    毕竟,摄政王的驸马,怎么可能不去坐这家主的位置?

    但现如今,屈氏的事情,还是多半由屈天南的两个弟弟在看管着,这也是应有之意,屈培骆毕竟还年轻,这会儿也确实需要两个长辈来帮持。

    也因此,关于屈氏以及靖南军包括下面的朝堂事宜,双方之间还是有必要聊一聊的。

    对屈氏这个从一开始就鲜明站在他身后支持的大家族,摄政王也一直是给予着充分的尊重。

    “苏先生,用膳了。”

    赵公公笑着说道。

    郑凡点点头,道:“劳请公公带路。”

    “苏先生请。”

    赵公公走在前头,郑凡跟在后面,随后,赵公公在门口停下,半弓着腰:

    “苏先生,请。”

    “嗯。”

    在郑凡进去的瞬间,赵公公抬起头,和郑凡目光对视了一下,随即,二人又很默契地互相收回了视线。

    苏明哲,

    苏先生,

    赵公公觉得,

    这个身份,好像不是这个可怕男人的真正底牌。

    但他可没有丝毫告密的心思,哪怕楚国的摄政王就坐在里面。

    因为赵公公清楚,皇家一旦出现任何丑闻,他这种太监,甭管是检举是揭发,到最后,都逃不脱一个被灭口的下场;

    更何况,再大的丑闻,公主依旧是公主,和摄政王是亲兄妹,人亲哥哥会拿自己妹妹如何?

    自己又算是摄政王的什么人?

    赵公公清楚,他已经上车了,这会儿,别说跳车,连去多欣赏一眼路边的风景,都是一种罪过。

    自己,没资格朝三暮四想东想西的,

    否则就是真对不起切掉的子孙根了!

    ……

    摄政王坐首座,这无可争议。

    造剑师、郑凡、陈大侠,坐摄政王右手位,屈培骆和自己的两个叔叔则坐左手位。

    并不是一大桌的菜,而是跪坐在席上,一人一张小桌。

    席间,

    摄政王又吟诵出了郑伯爷白天“背”出来的满江红,让屈家人也是不停叫好。

    接下来,郑伯爷也就是陪着一起聊天,大家只聊风月,不谈军国之事,晚餐的氛围还算融洽。

    席间,屈培骆开口请“苏先生”送自己一首诗词,其实意思就是在大婚那天送出,郑凡当即答应下来。

    原本郑凡以为这顿饭要吃很久,结果中途赵公公过来求见。

    “启禀王上,公主殿下让奴才来问问,饭吃好了没有,大殿下说她可是等苏先生好一会儿了,内院亭子里已经备下茶水,请苏先生过去品评她做的一首诗。

    殿下还说,她本不想这般打扰的,实在是外头太冷,要受不住了。”

    “呵呵呵。”

    摄政王闻言,自是没有生气,他们兄妹的关系,其实是极好的,当即扭头看向郑凡。

    郑凡面露难色,显露出了勉强。

    毕竟,对方是公主;

    毕竟,我大乾是礼仪之邦,注重男女之防;

    毕竟,我是姚子詹的徒弟,我得注意自己的风评;

    演技,

    其实都在这细节里了。

    摄政王则笑道:

    “还请苏先生赏脸,我这妹子,平素最喜诗词文章,像是着魔了一般,先前我还觉得纳闷呢,居然能沉住性子等了这么久;

    苏先生勿虑,我大楚民风淳朴,不似乾国那般礼教森严,再说了,苏先生是丽箐师兄,同门见面说说话,也是理所当然。”

    说着,

    摄政王又看向了屈培骆,

    道:

    “培骆,你觉得呢?”

    楚人爱浪漫,喜洒脱,屈培骆则拱手开口道:“往上所言极是。”

    摄政王当即道:“苏先生,瞧见没有,培骆都同意了。”

    屈培骆对郑凡道:

    “屈某也想着日后能得苏先生赐教呢。”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

    郑凡只能站起身,

    对摄政王示意,对屈培骆示意,

    道:

    “如此,那苏某就去看看师妹的诗词。”

    传话的赵公公站在那里,表情平静,心里则已经笑出了声。

    这推来让去的,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不过,待得郑凡从其身边过去后,赵公公也马上弓着腰跟着一起出去了。

    其实,

    摄政王不是不知道男女之防,屈培骆也不是完完全全放心,而是他们心里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皇室核心成员,在接受火凤精血时,会同时蓄养一头妖兽在身边。

    这是靠运气,以火凤精血为引,在大泽边缘,等待妖兽过来,妖兽的强弱,看自己造化。

    屈培骆清楚,自己未婚妻身边,有一头青蟒护身。

    除非公主愿意,

    否则任何敢对公主不轨的人,都会被青蟒吞噬。

    陈大侠见郑凡走了,也起身准备离开。

    造剑师招招手,道:“莫急,随我来,你的剑纹,我再给你修一修。”

    “多谢先生。”

    随即,

    厅内就只剩下摄政王和屈家人。

    屈培骆三叔屈天华此时开口道:

    “王上若是看重那位小苏先生,大可招揽入楚,为我大楚所用,臣听闻,这两年那位乾国官家一改重文抑武之策,让乾国文人很是不满的。”

    摄政王“呵呵”一笑,

    道:

    “是,那位乾国官家都知道以前做错了事儿,要改,结果朕,还得学着他去犯错?”

    “………”屈天华。

    什么叫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这是真正儿的了。

    摄政王叹了口气,道:“今儿在马车上,这位小苏先生还说过一句话,让朕记在心里,那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