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肝儿

    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肝儿 (第2/3页)

走“军阀”路线起家的,

    怎么会允许在自己手下也诞生新的不听话的军阀?

    至于镇南关,瞎子在和主上商议后,打算用金术可去当镇南关总兵。

    原本,靖南王的意思是,宫望和公孙志里,可以让一个去镇守镇南关。

    但郑侯爷是完全顾不得吃相了。

    南北两个雄关,他都得用自己的嫡系人马。

    接下来的走私,里通外国做生意,也能便宜。

    至于宫望和公孙志,这两位的驻地会划在奉新城西南和西北的两座城。

    城,现在是冷清的,是没什么人的,但以后,慢慢发展就是了。

    对他们二人,会奏请他们“封伯”。

    他们要的,其实就是虚名。

    宫望是晋人,需要融入现在的统治集团,就得选择山头;公孙志是燕人,却有着背主分家的污名,燕军之内,除了平西侯这个派系,他也去不得哪里。

    所以,这两位最适合以“功名”来安置。

    而接下来的军镇划分,

    则打算分为八镇。

    雪海关一镇;

    镇南关一镇;

    宫望、公孙志各一镇;

    梁程执掌一支野战军,为一镇,这一镇,必然兵马最多,甲胄最精良,战斗力,也最强。

    苟莫离执掌一镇,位列奉新城左;

    丁豪执掌一镇,位列奉新城右;

    这两镇,相当于卫戍兵马。

    而奉新城中,则有一镇驻守,相当于京营,则由薛三和樊力共同负责,这是平西侯身边最重要的一支安保力量。

    总共八镇。

    这是一场权力分配的游戏,同时也是未来规划的游戏。

    在这场游戏里,平西侯这位新晋侯爷,可谓是将饕餮一般的吃相,完全露了出来。

    这会儿,最适合趁热打铁,一咕噜搞完,再之后想搞,麻烦和阻力就都会很大。

    这里头,丁豪的作用,其实就是为了抵消一下苟莫离。

    这位出身北封郡的小军头子,得益于当过郑侯爷的第一任师傅,可谓自此平步青云。

    这个人的能力,其实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到顶了,但他就是忠心,无儿无女,所以没有弱点,忠诚这一项,也是满分。

    八镇之下,

    还是按照老规矩,

    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百人设百夫长,再往上,则是三个百人队为一标。

    以标户对标的是八旗制。

    不过,接下来还需要加强各部下面标户的活动,比如宫望和公孙志这两位,得多降低降低他们对手下的影响力,时不时地勒紧绳子,以确保绝对的忠诚。

    之所以将他们放在前头,而不放在后头,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在于,无论是柯岩冬哥还是金术可,在平西侯需要掀桌时,他们是能毫无顾忌地跟着一起掀桌子的。

    而宫望和公孙志,

    他们一旦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

    不大可能会反叛,但他娘的有可能隔岸观火。

    要隔岸观火,还不如丢前头去,好看着你们俩最先表演。

    瞎子在大局观上的掌控以及对未来规划这件事上,可谓是真正的大拿。

    毕竟,

    他可是一个为“造反”而生的人。

    另一辆马车内,

    瞎子将手中的册子合上去,

    揉了揉眼,

    假装自己也可以用眼过度的样子。

    马车外的景色,很是萧索。

    这是冬天的真正模样,

    但等到开春后,

    更大规模的生产自救活动将拉开序幕。

    晋东被打烂了不假,

    但这种打烂得干干净净再重新画图发展的感觉,其实也是极好的。

    在瞎子看来,可能后世很多地方官员巴不得将老城区一股脑地都炸掉重新规划道路片区,在旧有基础上缝缝补补,限号、堵车,噪音、污染,明明已经殚精竭虑了,但刁民还是不满意。

    晋东的残破,是地广人稀,开春生产做好,生产总量完全是大于消耗的。

    没有旧有势力地牵绊,简直不要太舒服。

    宁要这块白地,瞎子也不想让自家主上跑颖都当太守去。

    “北先生,前面到潭头镇上,是不是要歇歇?”

    “歇歇吧。”

    “是。”

    队伍,在小镇外停了下来,开始生火造饭。

    因为队伍里家眷极多,所以不适合强行军赶路,再加上反正没什么急事儿,悠哉悠哉一点,中饭也停下来埋锅造饭,大家吃点热乎的。

    毕竟大冬天的,老人们身体本就不好,可得照顾着点儿,别的不说,你要是把剑圣的丈母娘给整染上风寒了,看你接下来该如何收场。

    公主和柳如卿也下来了。

    “二位夫人,可以出来透透气,待会儿有鱼汤喝。”

    “辛苦北先生了。”公主道。

    柳如卿微微一福,

    “有劳北先生。”

    “应该的。”

    随后,

    瞎子就跑到运棺材的大车前,掀开帘子,将天天抱了出来。

    跟着天天一同出来的,还有一只黑猫和一只狐狸。

    天天穿着白色的羊袄,是四娘亲自织的,很是精致,再加上这福娃身体素质好,扛冻得很,所以哪怕是在大冬天,也依旧面色红润;

    这里的红润,不是冻的,而是天然色。

    “要嘘嘘不?”

    瞎子问天天。

    天天摇摇头,道:

    “不嘘嘘。”

    “饿了吧?”

    天天点点头,“饿。”

    “早上的羊奶,喝了么?”

    “喝了。”

    “乖。”

    瞎子伸手,摸了摸天天的脑袋,指了指四周,嘱咐道:

    “就在这里玩儿,不准跑远,晓得不?”

    “晓得。”

    紧接着,

    瞎子又指了指那只黑猫和狐狸,

    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