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三十年代的模拟城市

    017 三十年代的模拟城市 (第2/3页)

架子,对自己又很喜爱,更是给鼻子上脸,当天晚上就搬去和张夫人同屋睡觉了。

    把张夫人和曾珊一行送走,罗毅没有回山上去。矿上有张天佑盯着,实在是没罗毅什么事。罗毅再上山,恐怕只能听张天佑再唠叨一番,还不如躲在山下求个清静。乐家林又带人去了一趟南昌,把最近开采出来的矿石送去销售。这一次,乐家林没有找朱五爷,而是凭着张天佑介绍的关系,找到了另外的一个商人,把矿石卖出了一个更好的价钱,然后带着2000块大洋回来了。

    有了钱,罗毅就开始实施他筹划已久的建设计划了。他征用了朱山镇周围几十个村庄的闲散劳力,开始大规模地修筑从朱山镇通向外界的公路。罗毅知道,要想富,先修路,如果不把路打通,很多事情都不好办。依他的设想,朱山镇要建若干个工厂,还要成为突击营的大本营,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条通畅的公路。其实这也是罗毅在后世的经历作怪,21世纪的人,离了公路就像生活中缺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

    罗毅给民工们开出的价钱是一天20个铜子,同时吃饭管饱,每三天有一顿肉吃。这个条件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时间竟形成了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壮观场面。

    张天佑被罗毅请下山来指导了一下筑路工程,他纠正了罗毅试图修两条车道的想法,说只要修一条车道的宽度就足够了,隔一段路留一个稍宽一点的空间,这样即使偶尔遇到会车的场合,也足够应付了。罗毅是按照当代的标准来思考的,其实,在那个年代里,这种大山区里一年都难得有一辆汽车来访,根本不需要考虑双向分道的问题。

    除了修路之外,罗毅还组织民工在朱山镇周边平整了上千亩的土地。这些土地中间有一部分是无主的荒地,另一部分则是从农民手里购买过来的耕地。他为这1000亩土地制订了一个宏大的建设规划。规划的主体是一座能够容纳2000人以上的兵营,包括士兵的宿舍、食堂、办公室、课堂和训练场等等,其余的部分是预留给工厂的土地以及学校、商店等等。

    罗毅体会着玩“模拟城市”那款电子游戏时的快感,他每天都在图纸上忙碌着,意淫般地想着工厂机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