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35)

    我是谁(35) (第3/3页)

,她的身材,她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她的每一身打扮,他都如痴如醉。有时他在上课时,都特别紧张,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喊出了叶娉的名字!

    他早已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毕业后,自己一定要追求叶娉!

    虽然问话的不是叶娉,但他还是很乐意回答张薇的问题。他虽然故意只看张薇,不看叶娉,但他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说给叶娉听: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而民间俗称这一天为鬼节或者七月半。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关于中元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七月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因此,古代人一般都不愿在这个月做嫁娶等重要事。

    “第二种说法是:传说地藏菩萨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叶娉不知道对方一直在暗恋自己,所以在他面前一向神色很自然。她一边听他高谈阔论,卖弄知识,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

    “原来今天是鬼节,家家户户都要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啊,这些莫非不是梅芳华送给我的,而是……她的亲人为她烧的纸钱?!不会吧,纸钱怎么会变成真钱了!难道……”

    她越想越心惊,甚至在心里生出一个极恐怖又极荒唐的设想:

    “梅芳华的亲人本来是给她烧送的纸钱,但因为梅芳华的魂灵已经附在我身上了,所以我实际上已成为梅芳华的替身!因为我不是死人,用不上这些纸钱,所以那些烧送的纸钱才变成了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