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第3/3页)

的汉子,从猎兽野蛮文明沉淀的血性,令他们有着爱护族人慈爱的一面,也有着充满兽性的一面。

    常年与他们打交道,以王元城对草原汉子的了解,深知道他们的可怕。

    三百万大军应该是忽必烈调动军马的极限,否则大蒙王廷便镇不住那些一直窥视草原王权的部落。

    王元诚表情冷漠,用鹰隼般地目光盯着草原方向。他没有想到草原深处那位王者,拥有如此开僵扩土的野心与实力。大蒙黑狼、雪狼、苍狼、银狼,四部骑兵倾朝而来。

    忽必烈声名威震草原。深得蒙古人敬畏。四部骑兵来势汹汹,决不是打秋风,扫一些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回去。

    目的绝非那么简单!硬拼的话,以边关军不过五十万的实力绝难抗衡。况且守军分散在各个城镇据点。与其如此,不如集中一处优势兵力,诱敌深入,尚可一战。

    公元681。入秋。

    大唐帝国边关元帅王元城,见敌人来势凶,猛果断放弃关外走廊十二郡。退守嘉峪关。此举,大唐帝国朝野震动。[www.kanshu.coM]

    朝庭对王元城不战而退,视为叛国。连下圣旨五道,措辞严厉。命王元城回京复命。

    但王元城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

    安庆皇帝大为震怒,但此刻情况微妙,安庆皇帝也奈之不何。若是强行君令。倘若王元城开关迎敌,那大唐帝国将面临灭国之大祸。

    嘉峪关内帅帐内,只剩下一个非常瘦小的,身穿叶色莽袍,铠甲的中年男子,两道浓眉,紧紧皱在一起,国字脸上目光深沉,嘴唇紧合,令人心生畏惧,腰上挎着一柄七寸长剑。

    旁边站立着一个面色如玉,青衫长袍的男子,旁边的男子脸上显得异常疲劳,嘴唇微微笑着,像是某种固定的笑容让人看不出深浅,眼神之间永远温和,一双白净的手,又显得斯文、秀气。这两人正是边关首脑人物,边关元帅王元城和其军师萧远昆。

    王元城紧锁眉间,脸色沉重道:“这是朝廷的第六道圣旨了,里面措辞已经十分严,厉命我火速回京复命。”

    萧远昆剧震失声道:“元帅万万不可,现在回京,先不论眼下军情如何,元帅当今皇上多疑,就元帅不战自退,放弃关外走廊十二郡,这一条,元帅此刻如果回去,怕是凶多吉少!当今朝廷什么样子,元帅想必更是清楚”。

    王元城心尖抽痛了一下。沉默片刻,无奈苦笑道:“李心仪远昆!政治不同于军事,我今如不回,我估计,现在叶禁城的第七道圣旨,已经下来了,怕此刻已在路上了,朝廷盛传我叛国之事,民心不安,我若是再犹豫只怕……”

    “荒唐!可笑!幼稚!”萧远昆嘴唇微微颤抖,这话重重的在他嘴上道出。两个人的脸靠的极近,萧远昆看着眼前这位自己的救命恩人眼眸里的黯然,低压声音吼道:“你是想证明给陛下看?你忠贞不渝?你没有丝毫反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