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9章 再遇见他就是他投降的时候

    第2329章 再遇见他就是他投降的时候 (第2/3页)

外几个人留在这里,密切留意对岸的魏军动向。他们一旦要渡过白渠,就迎头痛击,不要给他们杀过来的机会。至于成乐,我亲自领兵杀回去。”

    “大王一切小心。”匈奴头领低头躬身,提醒左谷蠡王一定当心。

    左谷蠡王脸色阴沉,望着对岸许久都没有吭声。

    当天晚上,驻扎在白渠北岸的文鸯和呼厨泉睡下没多久,就有兵士向他们禀报,说是左谷蠡王有了动作。

    得到消息,俩人哪还会耽搁片刻,赶紧穿上披挂来到岸边。

    望向对岸,他们果然看到匈奴人有了动作。

    左谷蠡王率领大军正在后撤,无数火把离开白渠岸边,往远处行进。

    看到这一幕,呼厨泉说道:“文将军,左谷蠡王要跑,我领军去和他厮杀一场……”

    “大单于不要着急。”文鸯阻止道:“夜晚渡过白渠,万一敌军设下埋伏,我们可是吃亏不小。不如先耐下性子,等到明天一早,看清岸边的部署再做打算。”

    “人都跑了,他们还能有什么部署?”呼厨泉说道:“文将军也不要把左谷蠡王想的过于精明,他与太子相比如何?太子早就料到他会撤走,要我们等待时机,一旦他撤走即刻打到对岸……”

    “太子可没有说即刻。”文鸯打断了他:“要是太子在这里,他一定会弄清左谷蠡王有什么样的部署,才会要我们做出下一步的动作。大单于的心情我是理解,可战场非同儿媳,一个疏忽可能就会兵败如山倒。左谷蠡王既然都已经开始后撤,我们何不再多等一夜,到了明天看清对岸状况再渡过白渠。从白渠到成乐并不是十分遥远,耽误一晚上,也不会落下太多。”

    虽然呼厨泉是匈奴大单于,可他在大魏的身份却是卑微的很。

    与文鸯一道拦阻左谷蠡王,他虽然是独立带兵,实际上却是文鸯的副将。

    文鸯不打算即刻渡过白渠,要等到明天一早看得请对岸情况再说,呼厨泉虽然不认同,却也只好接受。

    “文将军是主将,认为怎么打,我就怎么打。”呼厨泉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是不认同文鸯的做法,语气也是带着不甘心的意思。

    文鸯领兵也有不少日子,又怎么可能听不出他话里带着不爽的意思,于是说道:“大单于不用懊恼,我并没有说不会打过去,还是那句话,没有弄明白敌方部署的时候,我们不能贸然做出任何动作。无论是大单于手下的匈奴勇士,还是我带来的大魏将士。只要他们是在为大魏打仗,我们就必须保全他们的性命。没了他们,就算我们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帮着太子攻城略地。”

    在大魏境内住了多年,呼厨泉如今已经有了不少大魏人的习性。

    他虽然不太认同文鸯等一夜的说法,却也曾听说过,无论是魏王还是太子,用兵的时候都是极其看重士兵的性命。

    每次出征,魏军都会极力把损耗降到最低。

    文鸯这么做,也是传承了魏军一贯以来的传统。

    身在魏军军营,还得听从曹恒的命令,呼厨泉即便再不认同这种战法,也只能选择等待。

    离开南岸的火把越来越远,白渠南岸只剩下黑黢黢一片,根本什么都看不到。

    望着对岸,呼厨泉还是觉得应该主动出击。

    可惜主将并不是他,他也做不了主,只能心存懊恼的望着对岸却无计可施。

    当天晚上,呼厨泉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天刚蒙蒙亮,他就跑出了帐篷,来到白渠岸边。

    望向对岸,呼厨泉顿时心中感叹,幸亏听信了文鸯,要是夜间强行渡过白渠,真不知道会有多少勇士死在强渡的路上。

    左谷蠡王确实是撤走了,对岸却还留下了不少匈奴人。

    那些匈奴人居然整夜没点篝火,显然是等待着魏军强行渡过白渠。

    正望着对面,呼厨泉身后传来文鸯的声音:“大单于,怎么样?是不是很庆幸昨天晚上没有下令让将士们强渡白渠?”

    转身面朝文鸯,呼厨泉行了个大礼:“幸亏将军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