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逐鹿

    第七十九章 逐鹿 (第2/3页)



    等晚上南阳王回来,袁娇娇从来不肯靠近他的,也在吃饭的时候向他问起了这事,南阳王一手执书,一手执筷子,心不在焉的道:“唔,你从哪里听到的?没有这回事——”

    说着瞟了她一眼,袁娇娇忽然恍悟这是朝廷机密,是不能对外乱说的,忙掩饰过去了。南阳王瞄了她好几眼,这才垂目看着菜盘子,轻描淡写的道:“过几日是魏君的寿辰,本王还要送他一份大礼呢……”

    说着挑起一点嘴角邪邪的一笑,长眼睛微眯,无限的阴险……

    袁娇娇隐隐的感到小阴风嗖嗖的,但亦不再多问,两人吃完饭各干各的,南阳王会客,袁娇娇温书……

    ·

    袁娇娇在南阳王府,除了南阳王给她制造的忙碌之外,其实她自己也还另有一番忙碌。

    李暲和卫冲跟着南阳王回雍都了,袁娇娇从此也知道了自己雇了两个什么样的小伙计,虽然她是连夜走的,但这两个“伙计”却也算尽职尽责的替她将账目盘点了,所有的家底都替她拿来了。

    袁娇娇结果那五六十两银子的时候哭笑不得,加上她身上当时带出来的,也就将将的够七十两纹银,这是她个人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不能不格外的珍惜,她将这些银子盘点清楚了,便想找些事情做做。

    从这点上来看袁娇娇真是天生的劳碌命,一刻也清闲不得的。

    她在学骑马射箭读书的空隙里做了些绣活,自己不能出南阳王府,便托一个经常跟着她的丫头元儿替她拿到外面去货卖,元儿初接到这样的吩咐的时候十分惊诧,但慢慢的知道了袁娇娇的性格习惯,以及身世之后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反而因此和袁娇娇跟亲近起来,时间长了,袁娇娇甚至自己也开了个班,做了一回老师,就是教这些丫鬟们做绣活,教授的是她的独门绝技,大家的活计一总的都拿出去悄悄的货卖,倒也能赚不少零花钱。

    虽然南阳王府里的下人月例都是很丰足的,但赚俸外的钱毕竟感觉很好,因此,经常有人绣了四五幅便悄悄的拿出去卖。

    就这样,袁娇娇的存款又多了些,快及百两了。

    她便在一次带着丫鬟们出门逛的时候,看中了西街上一家小小的瓷器铺子,那铺子的主人原是长在叔婶膝下的一个年轻姑娘,如今要远嫁西州,这铺子本是她父母留给她的,却难带走,留下来又苦于无人照看,叔婶又在一侧虎视眈眈,因此宁愿卖给旁人,只要那人能一次出的起一个高价,她便出手。

    袁娇娇问了问,这店连同店里剩余的部分瓷器古玩等物盘下来实在价格不菲,她这点存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时忽然又想起母亲留给她的一快玉,袁娇娇的母亲本是梁州大户人家的小姐,袁老爹落难之时在这大户家里当过两日的账房先生,就这么阴差阳错的见到了袁娇娇的母亲,并一见钟情,娘家不同意这门亲事,当年还十分热血的袁老爹便带着佳人私奔了,来到恒州定居生了袁娇娇,可惜袁娇娇的母亲身体十分虚弱,生袁娇娇的时候落下了病根,旧疾复发便早早的没了。

    这件事对袁老爹的打击很大,他曾经一度十分消沉,后来终于打起精神来要奋发图强,好好的养大袁娇娇了,又不逢其时,屡试不中,因此渐渐的又把宏图大志消磨没了,成了个名副其实的穷酸书生,这才重操祖业,卖豆腐,做些零散的文书杂活,养家糊口。

    袁娇娇的母亲从娘家带出来的东西给她看病的年月里就都花没了,唯独留下来了一块玉,因为袁娇娇的母亲说过这玉价值至少百金,轻易不要货卖,留着以后给袁娇娇办嫁妆用得,是以一直留着。因此,在几次逃亡的途中,无论如何艰难袁娇娇也没有动过卖这块玉的念头,这毕竟是她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遗物了。

    而如今面对着这间十分心仪的铺子,袁娇娇手中乏钞,便不由得又想起了这块玉。

    卖还是不能卖的,除非她死。然而这间铺子也许是她后半生不再漂泊流离的支柱,她又不舍得放过这个机会,几经纠结,还是元儿提醒了她:“姑娘,南大街上就有当铺,我知道两家很妥帖的,姑娘若不肯同王爷说,便将这玉当在那铺子里,得了钱先把店盘下来,以后再慢慢的赎就是了——”

    袁娇娇茅塞顿开,是呀,瓷器店的生意,三笔两笔或者就能赚回千金了,赎块玉不在话下,就便没有这么快,做上三两个月的生意总归是行的。

    于是打定了主意,第二日便约了那店主人面谈,接着去当了玉,当即就把铺子买下来了。

    这位姑娘的叔婶似乎还想阻拦,袁娇娇交接店里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上门叽咕了一阵子,袁娇娇当时是带着三个丫鬟两个小厮去得,大概这家人家见她的童仆衣着不凡,忖度着她是有权势的人家,因此没敢找茬便回去了。

    袁娇娇这日便在店里盘点了一日的货物,连府里的课业没去上,下午忖度着南阳王快回来了,赶忙提前回去候着。

    她不想让他知道她在外面的事情,免得他又来搅局。

    后来,她便每日趁着南阳王上朝的空到铺子里来,教她的老师中有两位是金石瓷器上的大家,她便请了一位到铺子里,帮自己鉴别这些器物,又一一的重新估定了价格,又重新摆设了,更觉得这铺子比先格调高了不少,继而她又托两位老师帮她寻了两个懂金石的经验丰富的活计,一个掌柜,一个店伙,这样她就不用每日来亲自坐镇了。

    两个老师都是对这些极感兴趣的人,也有些老小孩的脾气,对袁娇娇的店倒是挺有兴趣,帮她安置了一番,还在这店里给袁娇娇上了几堂金石鉴赏课。袁娇娇更高兴了。

    忙了将近一个月,店里诸事齐备,袁娇娇一颗心暂时放了下来,因为有了正经事做,便也每日红光满面的。

    南阳王不知道她因何高兴,盘查了她的老师一番,拣年轻貌美的又换掉了几位……

    渐渐的将近七月,南阳王果然送了魏国国君一份大礼——十万大军。

    原来秦、楚、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