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新北京(五)

    第三十五章 新北京(五) (第2/3页)

活跃起来,细细的说话声渐渐要盖过马可夫带着绅士风度的讲话了。见众人都按耐不住的表情,马可夫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清了清嗓子道:“现在我宣布拍卖开始。第一批要拍卖的商品是纺织机五十台。每台的定价为三千两银子。各位可以心情出价。报上的你的单价与要购买的台数,报价最高购买台数最多的先生将成为优胜者。报时您只要举一手就行了,每一次报增价为一千两银子。现在开始竟拍。”

    随着马可夫一声开始竟拍,殿下的商人之中报价之声就此起彼伏起来。一浪高过一浪的精彩出价,都赢来了阵贺彩声与掌声。气氛随着拍卖会的深入而变得越来越热烈,忘情的人们都忘记了旁边还一直站着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而咸丰并没有要打断这种热烈气氛的意思,从头到尾咸丰都一直微笑地看着殿下激动的人群。

    第一轮的拍卖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最终才最终定锤。纺织机所带来的效益是人所共见的,因此针对纺织机的竟拍也格外热烈。竟拍的最终结果是,江浙财团凭借人多势众,财大气粗,力压群商,以每台一万两银子的单价拍得三十台纺织机,而拥有京城老子号的马家老号布装凭借在京城多年的名气与财力,同样以第台一万两的银子拍得二十台纺织机。这样第一轮竟拍就在一些人高兴一些气妥的气氛中结束了。这里面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自然是白到机器的人,因为从事实上看,拍到了机器就是赢到巨大的利润。这里面最高兴的就数马老爷子了。这位一手创办马家老号布庄掌门人,在得到马大少的提醒之后,毅然决定要尽全力拍到这种能带来巨大收益的西洋机器。在这次的竟拍之中,马老爷子可谓竭尽全力,硬生生从江浙财团嘴里抢来了二十台的数额。而加一名对纺织机器志在必得的黄老爷子由于财力不济,没能如意。不过他对西洋机器比较了解,知道能赚钱的不止是纺织机。黄老爷子不但不气妥,反而极力地祝贺着马老爷子。

    众人在一阵喧哗之后,瞬间就被即拍卖的机器吸引了过去。继纺织机之后,要拍卖的机器有生产火柴的机器、水泥生产设备、玻璃生产设备等等。每件商品都会引来一阵阵竟价的高潮。

    整个拍卖会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留存的机器一件不留地被来会的商人们买走。看到这种高吭的气氛,咸丰自己都差点被感染,想去与商人们竟拍一下。不过巨大的喜悦之情去掩盖了他的冲动。经过这次之后,无疑将为将来的中国工商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些购买机器的商人们一旦成功,带来的影响就不仅仅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工商业发展,而因西方工业的巨大的发展力之中,给封闭了几百年了中国人一次从来没有过的心理冲击,从而带动国人去寻找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距。

    马可夫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在拍卖完所有的机器之后,见到因为没有实力而无缘拍到机器的商人们苦着的脸,马可夫大使先生,充当了一回商人向众人道:“数量有限,有很多先生没有拍到商品,但是不用担心,敝国的商人们已带着大量的机器与商品来到中国了,没有大这次拍场卖会得到商品的先生也不用气妥,你们可以去找德国的商人购买,我保证价格与这次拍卖的价不会相差太多的。”

    咸丰也证实了马可夫的讲话。在过去的三个月的时间里,由乔治从中国考察之后带回德国的消息,引来了大量的德国商人。他们纷纷坐着船从遥远的德国漂扬过海来到中国,有的带来的各式各样的工业产品,有的带了各式各样的机器到各地去考察准备投资建厂。得到了这样的消息那些因为实力不济而灰心的商人顿时又欣喜起来。他们之中不是没有远见卓识的人,有些人早已尝试着去向英国人购机器,只是英国人太贪心了出得价钱往往难以接受。听说能从德国人那里以与拍卖会差不多的价钱购得机器,纷纷欢欣鼓舞起来。带着美好未来与还未平复的激动心情,商人们走了巍峨的紫禁城。咸丰对于马可夫的友情来助,只是略略表示了一谢意便匆匆到回到了御书房里,因为在这里班书带来一个好消息。

    自咸丰将马克沁机枪与各种口径地迫击炮图纸交由班书研究与制造之后,班书带领一班中国技术人员忘我的进入了研究开发之中。通过七天不断的努力,按照咸丰的图纸,班书一行人终于造出了第挺马克沁和各80、60口径的迫击炮。接到这样的好消息,咸丰欣喜异常,连忙交待班书,要将技术保密,不得普鲁士兄弟们这么快就知道了。然后又拨了一笔银子给班书作为对参与研究的工人的奖励。另一个好消息就是生产出来的马车自从投市以来,一些富商官宦纷纷要求购买这种看起来高贵,坐起来舒适的马车。一时间投入到皇家车马行的十几辆马车被人抢够一空根本没得出租的余地。咸丰听了之后,哭笑不得。不过咸丰觉得这样也挺不错,这样一直烧钱不止的大清军械局终于也有收益了。于是咸丰让班书分出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