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一战成名(一)

    第四十二章 一战成名(一) (第2/3页)

,一进场面有些尴尬起来。两人好一阵觉默。

    “僧王对于剿有什么看法?”最后还是肃顺老人精,圆滑将话题改到了捻军身上。如今捻军占了永城,正在积极布署,大有再下商丘的意思。这让肃顺有些着慌,原来还以为让出一个永城就能让这些土包子满足,就此留在永城享乐。

    “依我看,这事不难。肃中堂让出永城是对的,这捻军不比发贼,四处作乱,行无定踪,如今全部聚于永城,看样子还有下商丘的意思。我看这商丘就是消灭捻军最的好地方。”一谈到打仗,僧格林沁就兴奋起来,眼冒精光地说着。

    “哦,这仗到底怎么个打法,还请僧王与下官细细说一下才好。”听僧格林沁说得这么轻松,肃顺不免好奇起来。肃顺虽然精于政务官道,但论到打仗却确实不是好手。

    “这事还得请中堂好好配合我演一出戏。”说着,僧格林沁微笑着凑近肃顺的耳朵细语了起来。肃顺听说,不由脸上的神色也精彩起来,不时叫道“好”。

    捻军于永城修整了几日,张乐行派出大量探马,探查清军以及商丘方向清军的动向,一面在永城组织人手打造攻城器械。对于攻打商丘,张乐行其实非常不赞成的。先不说商丘是河南有数的几个大城,城墙高大坚固,且听得探马来报说商丘城内清军数量非常多,达到了一万余人。虽然捻军表面有五万余人,其实张乐行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五万多人之中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战事的农民与护送私盐的捻子。要是战事顺利的时候这些人还能士气高,但只要一遇到几场败仗定会如一盘散沙,特别是龚得树部的捻军几乎全是捻子与混混组成的。可是虽然张乐行被大家推为捻军的大趟主,但是自己真正能调动的人马不过是自己的黄旗军一万多人,于是这几日来虽然龚得树等人一再催促自己早日出兵商丘,张乐行还是以人马未修整齐备为由推拖着。

    “报,报大趟主,商丘清军退到了洛阳去了。现大商丘城内只有三千不到的清军。”一名探子急速地闯进了县衙报道。

    “哦,此事可探查清楚了。”此时张乐行正在堂内思考攻打商丘的对策,突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惊动,忙不迭地扶起探子问道。商丘撤兵,这对于急于攻打商丘的捻军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不过多疑的张乐行还是觉得这事有些问题,商丘城高墙坚,又有一万多清军守城,为什么突然撤到洛阳去了呢。但是这样的好消息,张乐行又实在不能不为之兴奋,他最希望的是,清军统帅看出自己想北上威胁京师的想法将兵力集中在黄河一线防止自己过黄河北上。要是这样的话,清军撤退才说得过去。

    “查清楚了,肃顺听说咱占了永城,害怕咱挥师北上威胁北京城里的皇帝老儿所以把清军全部调到黄河地线去了。连开封城里的清军都有调往那一线。”探子激动地道。对于攻打商丘,捻军人人都非常兴奋,尤其是在永城吃到了甜头之后,这种想法更是普遍。

    “快去通知其他几位大旗主到衙门议事。”得到肯定的张乐行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下打商丘就容易得多了。迫不及待,张乐让那探子马上去请其他捻首来商谈攻城的大事。探子知道张乐行这时准备要去打商丘了,也兴奋地跑出了衙门去找龚得树等到人去了。

    不一会,龚得树等人便兴冲冲地赶到了张乐行处。一进门龚得树就率先大叫起来:“大趟主怎么样,是不是咱们要打商丘城了。听说清军都退了。这下商丘可是咱们的了,哈哈。。。”

    见到龚得树如此大笑,其他几名捻军首也大笑起来。一个个就像现在他们不是在永城县衙里而是已经在商丘知府衙门里了。张乐行也被眼前的大好光景感染了,笑着将众人迎进了堂上。来到堂上众便议论开了。

    “等咱打下了商丘,咱也像太平军一样建个国号,推大趟主当皇帝,咱也好过过开国功臣,封侯拜相的瘾。哈哈。。。”皮肤黝黑,满脸落腮胡子的夏邑黑旗总目王贯三,本是河南境内最有实力的一股捻军首领,由于肃顺全力在河南剿匪,将河南境内的捻军打得损失惨重,王贯三的黑旗捻军也被清军围在夏邑差点全军覆灭了,还有王贯三见机得早,带着手下装成平民逃了出来。之后王贯三便投靠了张乐行一行人。在夏王贯三就有学太平军建国称帝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