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北来渡波人

    第九回 北来渡波人 (第2/3页)

妙,晚辈微末伎俩,自是不能胜了。”古流生喜道:“好,等我寻到好刀,再斗一场。”天仇应道:“好啊。”

    古流生分开众人,上马绝尘而去。秦渊却是气愤难当,杨天浩与古流生一个说“日后再行请教”,一个说“再斗一场”,分明是不将自己放在眼里。木梦如见天仇险胜一招,又惊又喜,心头大石总算落下,若再斗数招,非引得她心跳呕血不可,忙上前拉住他,见他气喘吁吁,急切道:“你怎么样?”天仇见她花容明媚,情真意切,心中一荡,道:“我没事,你不用担心。”木梦如知道他连战两场,必定神疲力乏,而秦渊又非庸手,心想拒敌不如迎敌,便道:“秦大侠可以接着赐教啊。”

    秦渊知她用以,心想自己成名人物与无名小辈动手已不合身份,何况对方连战两场,若自己乘人之危捡这便宜,岂不让天下人耻笑。又想天仇武功不弱,自己若不能拿下他,不但不能报仇,连《易筋经》也妄想了。一时迟疑不决,忽然想道:“你二人罪大恶极,天理不容,谁与你讲江湖道义,便是车轮术战你谁敢说什么。”当即步入场中。

    木梦如见弄巧成拙,不禁大急,却又无奈,低低骂道:“好不要脸的老东西。”秦渊内功深厚,听得分明,却当作不知,说道:“你连斗两场,力倦神疲,我本不愿占你便宜,但兄仇一刻不能延误,你二人便一起上吧。”他见木梦如与荆地交手时,招法虽妙,功力却是不及,只要以雄浑内力相迫,她便无所作为,是以不以她为意。

    木梦如正待应战,忽听得一声佛号自江面传来。众人一惊,顺眼望去,只见浩藏烟波中一人影乘浪而来,但听得那洪钟般的声音吟道:“是是非非非是非,名利世俗化成尘,一袖拂尽镜上物,重开天光鉴红尘。”木梦如大喜:“难道是少林高僧驾到?”那人来势飞快,片刻已在十数丈外,只见他白眉银须,淡黄僧袍,却非凭波渡水,而是踏在一根木桩上,脚下一动不动,只是以袖拂水,摧木而进。

    群雄见此功夫,尽都惊讶不已,内中有人惊骇道:“大定无相禅,是少林寺禅武堂燃灯大师。”众人一听,尽都动容。当年达摩老祖自天竺传经中原,行至长江时无舟可渡,便折苇入水,横江北来。当时用的便是此功,后来入少室山,传下少林功,其中便有此修性心法。

    秦渊知他来者不善,便扬声道:“菩提无树,道亦非物,孑然空无,何染尘埃?”此时燃灯已近岸边,就见他脚下一顿,凌空跃起,木桩也随势而起落在岸上,燃灯双手合什一礼,说道:“尘由心生,心有垢物,便生尘埃。”秦渊道:“凡俗世人,心中难免有念。”燃灯道:“来来去去空为名,去去来来尽逐利,世人心中所念,无非在此。”秦渊道:“念即魔障,何以又有诸多如意不如意之人?顺心不顺心之事。”燃灯微微一笑,说道:“譬如木入水中,你不迫我,我自漂浮,你若迫我,我自不服。”天仇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莫名其妙,低声问木梦如道:“他们在说什么?”木梦如局中之人,似懂非懂,也只是摇了摇头。

    秦渊知他点化自己,便说道:“晚辈愚顽,难懂禅意,”燃灯道:“己不欲,不予人;人不欲,不强予人。”秦渊拂袖道:“何以大师又以己之所欲予晚辈之所不欲?”燃灯一礼说道:“只因此二人与敝寺渊源极深,方丈法旨要见二位施主。”秦渊笑道:“原来大师与方丈还尽在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