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四六章 (第1/3页)

    昨夜他和焦玮谈了很久虽然焦玮说得头头是道信心十足但他和张燕一样对推行道儒相融之策完全没有把握。因为王莽新朝时期为缓和朝野上下的矛盾缓和社稷危曾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以“复古”为主要内容的改制其就包括儒学改良。但王莽改制失败新朝崩裂儒学改良也随之失败。

    这是个教训血淋淋的教训前人之事后人之师。焦龙和张燕因此非常担心重蹈覆辙。

    自孝武皇帝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学一统天下但当时选拔贤良以“设科射策”为主儒生们不得不拘泥于“师法、家法”。儒学因此无法避免地走向僵化形成了“徒为章句”的繁琐学风。儒学由僵化而进一步神化既无法以道德教化百姓也无法帮助朝廷稳定社稷天下乱象渐显。这时一部分儒士试图寻找解决危的办法。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改良儒学而其代表人物就是扬雄和刘向、刘歆父子。

    扬雄认为改良儒学先要向先秦儒家之外的其他诸子学习尤其是把道家学说的长处加以吸收极力要求恢复儒家正统学说。这个办法等于否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否定了今经学所以没人理睬。刘向、刘歆父子于是换了个办法致力于复兴先秦诸子学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与学说从诸子学说吸收长处改良今经学继而推出了一个试图推翻今经学的古经学。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一点是损害了当时王公贵族、官僚士人和富豪大族的利益。今经学不但是国策的基础也是这些人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你把这些人的“金饭碗”砸了把有利于他们生存的国策基础推翻了他们当然会毫不犹豫地把你脑袋砍了。所以王莽改制失败很大原因还要归结于当时的儒学改良。

    焦龙很害怕。目前的情况和当年很相似皇权沦落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有边疆的忧患内有叛逆大军虎视眈眈主掌朝政的以焦玮为的北疆改制系大臣和当年以王莽、刘歆等人为的“复古”改制系大臣在思想上、诸多改制之策的制定和推行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一个是在废墟上重建社稷试图兴大汉一个是在摇摇欲坠的“大厦”上修修补补试图重振社稷。两者目的相同而基础却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焦玮的改制派还能控制局势。

    王莽当年为了转移朝堂上的重重矛盾打算利用征伐之策来铲除对所以他固执己见不听劝谏出兵讨伐西域结果大败继而引爆了矛盾绿林、赤眉揭竿而起天下豪雄乘势雄起王莽的新朝瞬间崩溃。今天的焦玮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也在朝堂上矛盾最激烈的时候出兵平叛结果也是一场大败侥幸的是因为自己的病倒导致局势骤然紧张从而及时遏制了这场一触即的矛盾没有让朝堂形势进一步恶化。

    但焦玮没有放弃。他是大汉的丞相他的目标就是兴大汉他要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急迫问题所以他通过张燕提出的儒道相融之策立即想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朝堂矛盾的办法那就是儒学改良这个曾经导致王莽新朝轰然倒塌导致社稷败亡生灵涂炭的王朝根基。

    刘歆的儒学改良之策是在儒家经学上的改良是属于儒家学说内部的改良而焦玮的儒学改良之策近似于大儒扬雄的理念是援道入儒是两家截然不同的学派之间互补长短的一种改良。当年的刘歆为了儒学改良付出了一生的清誉最后付出了生命由此可见儒学改良的阻力之大也由此可以预见焦玮的儒学改良之策将要遭遇何等强烈的反击。

    焦玮说干就要干他有焦龙和长公主给他做支撑他不怕但焦龙怕焦龙不敢干。这场大病让他元气大伤华陀和张都说了这辈子也不要骑马了最好也不要再去打仗了。当然你想早点死对自己生命无所谓那就可以为所欲为。焦龙不想死他还想看到大汉崛起的一天看到大汉百姓安居乐业的一天所以他决定接受华陀和张的意见老老实实在晋阳待着。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大汉一步步走向振兴不需要他驰骋疆场了否则他还是要冲锋陷阵。

    焦玮的儒学改良之策如果失败了如果天下再次大乱如果小天子控制不了局势自己就不得不再上战场。上战场是小事自己早点死也是小事但生灵涂炭是大事社稷倾覆是大事。这个责任自己承担不起根本承担不起啊。

    “受胙……”

    乐舞顿时一变乐工奏《大》之曲舞伎起《大》之舞。丝竹钟磐之声响彻山野。

    焦龙思绪被打断在张燕和吕布的左右扶持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长公主回过头来关切地看着他焦龙努力冲着她笑笑示意她继续主持祭典。

    长公主下拜受胙。(接收胙肉。)

    “撤馔……”

    黄岳高呼之后长公主和众臣起立各自长长吁了一口气祭典总算要结束了。

    长公主乘着小憩的短暂时间走到了焦龙身边“还支持得住吗?”

    焦龙几乎半靠在吕布的身上疲惫不堪地点了点头。长公主看到焦龙眼里的血丝马上转头瞪着焦玮没好气地问道:“你有什么重要事?为什么不对我说却把大将军拖一夜?”

    焦玮刚才高声朗诵了长长的祭正口干舌燥嗓眼冒烟愣了半天没说话。

    张燕轻轻拍了拍焦龙的后背小声安慰道:“我们不能急千万不能急。这件事两年不行就年年不行就五年、十年总之要时间要时间欲则不达啊。”

    焦龙若有所思缓缓点头。

    “咚咚咚……”鼓击通。

    “跪……”黄岳的叫声再度响起长公主和众臣跪倒。

    乐舞突变雄壮激昂恢宏壮丽。乐工奏《大武》之曲舞伎起《大武》之舞。歌伎高唱:“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送……”

    长公主跪九叩由谒者引导退坐东厢。丞相、太尉、大将军等公、侯跪九叩也入东厢。其余九卿等大臣、大臣夫人进殿跪九叩后由宾司引导自殿两侧鱼贯而出。

    宗庙广场上乐舞逐渐进入ga潮。

    《大武》之舞是“武舞”结构十分宏大表述了周武王的功绩。大舞分六段完美表现了武王伐纣战斗的完整过程既有士兵出征前如山岳峰峦般的阵势也有灭商的激烈战斗场景还有周、召二公亲自出场的领舞另外还有士卒们剑击枪刺、斧砍盾挡的激烈搏杀最后是大军凯旋诸侯尊崇武王的仪式。此乐舞场面恢宏壮丽拥有史诗一般的气魄传承千年不衰。

    突然间号鼓齐鸣惊天动地百六十名黄门鼓吹同时奏响了祭祀典礼的最后一个乐曲《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男女歌伎齐声高歌虽然只有短短句但在反复吟唱之下在雄浑号鼓的伴奏下其磅礴气势冲天而起。

    十六名全身铠甲的“巴渝舞”舞伎持长矛、弓弩在广场上边歌边舞舞姿雄健豪放潇洒迅捷。

    吕布忍不住纵声长啸放声合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焦玮、张燕、刘冥、燕无畏、卫峻等武大臣热血齐齐站起来振臂欢唱。

    焦龙的热泪悄然滚下他嘶哑着声音用尽全身的力气吼了出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以下不计字数:在古人的概念乐的含义比较广泛不仅包括乐曲还包括歌诗(词)、舞蹈。雅乐和俗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战国时期人们将古乐视之为雅乐这些古乐是指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享时使用的正统音乐。以六代舞最著名它们是《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大武》六部乐舞相传分别创作于黄帝、尧、舜、禹、商、周六个时代。六代舞也称大舞是郊庙祭祀之乐。

    刘邦队伍来自楚地他们所歌所咏多为“楚声”其刘邦亲自创作的《大风歌》是楚歌名作其歌辞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歌虽然只有句但气势磅礴沉郁高亢。刘邦教沛少儿人歌唱亲自击筑伴奏唱到后来刘邦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后来这歌被用于郊庙祭祀的场合。

    汉代郊庙祭祀乐除沿用少数先秦雅乐如《始舞》(原《韶舞》)、《五行舞》(原周舞)外大多是汉代用“楚声”所创作的乐舞所以在当时未被列入雅乐系统仍归属于民间音乐由乐府领属。到了汉哀帝时诏罢乐府依大臣孔光、何武所奏将这些汉代所作郊庙乐归于太乐领属升格为雅乐从此打破了人们传统上只把先秦古乐作为雅乐的概念。

    巴渝舞是西汉初年从西南地区人(板盾蛮)那里传来的舞蹈。汉高祖刘邦在平定秦时招募了一批人做前锋。人勇猛善战其风俗又善舞刘邦便命乐工学习和改编了他们的舞蹈因为人生活于巴郡渝水一带所以就称此种舞蹈为巴渝舞。巴渝舞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