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重开铁冶

    第二十六章 重开铁冶 (第2/3页)

略的皇帝样子,看来大明中兴有望。就是带着这种既忐忑又矛盾的心情,李邦华赴京上任了。但是让他出乎意料的是,他以为清闲没事干的工部尚书,到了他上任以后,可是一点都不清闲,甚至可以说繁忙的程度不下于军机处。

    朱大明让王承恩出去带李邦华进来,片刻之后就看见王承恩带着一个身材魁梧、国字脸、浓眉短须的中年官员进来。那官员看见皇帝,立刻整理官袍跪地行礼,说道:“臣新任工部尚书李邦华叩见陛下。”

    朱大明见李邦华行礼,也是赶紧起身离座,绕过书案,走到李邦华的面前,一边连说平身,一边亲自将其扶起。李邦华见皇帝如此礼遇自己,也是感动非常。朱大明让王承恩给李邦华搬来坐凳,然后回到自己的座椅上开始说话。

    朱大明说道:“李爱卿在天津巡抚任上两年有余,清理军屯,编练水师,拱卫京师,策应辽东,多有功劳,朝野称赞。朕在潜邸之时即已多有耳闻。”听到这里,李邦华连忙说道:“陛下谬赞了,此皆臣分内之事,臣不过是尽职尽责罢了。”

    朱大明听了马上说道:“好一个分内之事、尽职尽责!若是大明的臣子都如李爱卿这般尽职尽责,把为君父分忧视为分内之事,则大明必将中兴,何惧区区建州丑虏!”

    说完这话,朱大明看着李邦华又说道:“朕任命爱卿为工部尚书,看中的正是爱卿的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朕看来,工部的职司,于国于民都至关重要,工部尚书一职,若是所托非人,则万事休提,若是交给了爱卿,朕以为工部实在是大有可为之地。”李邦华听皇帝这么说,也是惊讶抬头,看来皇帝让自己接任工部尚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倒是自己看轻了工部。正想着,突然听见皇帝又说道:“朕打算重开遵化铁厂,并把它交给工部负责。”

    遵化在京师的东北,距离京师大约三百里左右,处在燕山山脉的群山环抱之中,遍地是铁矿,最晚从唐代开始,中原王朝就断断续续在此地开办了官办铁矿和铁厂。

    明朝初年,朱元璋以扰民为由,对遵化的冶铁业有过限制,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北方战略地位凸显,遵化铁矿开始重新开采,冶铁厂也重新兴旺。后来随着朝廷的政策变化,遵化的冶铁业也是几经兴废,但是直到万历中期,万历皇帝将铁矿等矿业开采权收归内廷,并向天下各地派出矿监之后,遵化的冶铁业受到打击,最终在朝廷大臣们的各种攻击下,万历皇帝干脆关闭了遵化的铁矿和铁厂。

    而在关闭之前,遵化的冶铁业,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每年炼铁的常额达到二十万斤,最高时达到三十万斤,成为明朝时期北方最大的冶铁厂,仅铁厂的工匠就达到了两千六百余人。后来,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遵化的优质铁矿时说道:“燕京遵化与山西平阳,则皆砂铁之薮也。凡砂铁,一抛土膜,即现其形,取来淘洗,入炉煎炼,熔化之后,与锭铁无二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