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眼界见识

    第三九四章 眼界见识 (第2/3页)

间有了来自塞北草原上的威胁,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进关内,皇帝有充裕的时间回到京师城中。

    而一旦皇帝去了长城一线,甚至还有可能要前出到关外去,去巡视那些孤零零地矗立在塞北草原上面的堡垒,也就等于失去了长城关山要塞的保护,安全上也就没有了保证。

    她们的担心,以及一些朝臣的担心,虽然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看来有些可笑,但是最后想来想去,他还是放弃了此时的出行,改由孙承宗带着人马替自己前去。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多数人眼里,长城以北都是苦寒蛮荒之地,是各种野蛮民族游牧和出没的地方,皇帝去那里就等于是将自己置身于险地。

    事实上当然不是如此,后世的冀北、东北和内蒙,都是人口稠密,商贸繁盛,工农业发达的地方,虽然冬季严寒,但是每年的四月到十月,还是非常适合生活和居住的地方。

    而在十七世纪的这个时候,这些地区的环境,还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污染和破坏,也没有伐木业、工矿业的过度开发,单论自然环境的话,肯定是要比关内的许多地方,至少比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这些连年大旱的地方,要更加适宜生存和居住。

    不过,在崇祯皇帝的后宫之中,也只有兰妃海兰珠一个人会认同皇帝的想法,其他人完全局限在自己的眼界里,即使皇帝苦口婆心地对她们说起这些地方的风景怡人、土地肥沃,以及“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情景,她们也无法理解。

    无法理解的,还有许多没有到过关外的朝臣们。

    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的大明朝,之所以错失了大航海时代千载难逢的良机,固然有大明朝是大陆国家以及农耕文明所具有的那种保守性格,但是也与大明朝的朝臣们眼界不够开阔有着很大的关系。

    眼界不开阔,见识就不行,就总是局限在大明朝的内部,甚至只是局限在朝堂之上,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斗来斗去,把大多数人的聪明才智都浪费在内耗上面了。

    这个问题从张溥和李信两个人跟着姜曰广出使朝鲜之后的表现来看,就显得非常鲜明了。

    李信自然不用说了,在原本的历史上,基本上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都用在了辅佐李自成埋葬大明朝的“事业”上了,他对李自成大顺军的贡献越大,自然对华夏文明的伤害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