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回分析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39回分析 (第1/3页)

    那应文的反应最为激烈,再也不在那里四平八稳地坐着了,而是“噌”的一下跳了起来,急忙后退了两步,应能、应贤二人则往前跨了一步,挡在了应文的前面,并摆出了随时准备动手的架势,三人异口同声惊道:“你怎么知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胡岩裕听到他们三人这么一反问,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只是这个问题到是比较难回答,总不能说,“我是从七百年后穿越来,你们那点事都在那些史籍中记载着呢,就你们这点小事还瞒得了我,比这更大的事我都知道,比方说,你们大明朝何时灭亡啊?清兵怎样入主中原啊?等等……”

    原来胡岩裕在当图书管理员的时候,闲暇无事,也常常看一些闲书,野史就是其中喜欢的一类,在一本清人谷应泰著的《明史纪事本末》中的有这样一段话: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后来谷应泰著的《明史纪事本末》入选了《四库全书》当然这些都是题外,在此不详叙。

    现在的胡岩裕对这段话当然不会一字不差的记着,但大意还记得,再看着应文那颗长相奇异的“半边月”的脑袋,也和自己了解的历史非常吻合,此时他到没做什么过激的动作,还象刚才那样坐在原地没动,不答反问道:“你果然是建文帝朱允炆?”

    应文一则见行藏已被胡岩裕识破;二则自己这方从人群上占尽优势,况且应能、应贤二人的身手也都是以一挡百的,到也不似起初那么惊慌了,镇静了一下心神道:“不错,朕就是大明天子建文帝是也。尔难道是燕贼派来的刺客?”此话一出,到是大有天子的气势。

    胡岩裕见猜测得到了证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