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是人才就一定要好好利用

    第七十六章 是人才就一定要好好利用 (第2/3页)

个分工罢了。

    这第二日李清可是没再赖床,一大早就起来了,先到园子里,管家和安小哥早在那里侯着了,李清和他们交代,让男丁们通通破竹子做灯的龙骨支架,这龙骨支架做好了,再送到里面去,让小哥媳妇和庄里的女人,教着那些小丫头一道儿做灯体,不就是个流水线作业了么?

    然后进来琴房告诉小姑娘们,今天可不学什么鸣玉琴了,先生有事要她们做,跟着这些媳妇们一块学着做天灯;都是些十一、二岁的孩子,能有不高兴的?只是施二娘过来笑道:“三郎莫非要学些经济之道了,只是这天灯即便端午之时家家也是自做,三郎要做的如许多的天灯,可是要卖给谁去?”

    对了,要物尽其用的,李清和施二娘说,反正是有用的,卖肯定不卖,不过要烦请二娘挑些会书画的丫头们出来,一会在些大的天灯上画上些画儿,写上些字;施二娘笑问道那上头三郎想要画上些什么呢?又写上什么内容呢?李清手一挥,不管,什么好看画什么,山水啊人物都行的,至于文字么,反正吉庆吉祥话都往上写些,不够用了就去书上找,实在还不够就随便抄上两句诗吧。

    要八个大天灯,越大越好,记得一概用黄绸做,可记得拴的绳子也要结实的,别给风吹跑喽,李清大声的和管家吩咐着,庄丁和佃户都是看着他暗笑,这新庄主也甚是滑稽的,那有不顾身份跑他们伙里瞎折腾的;也不怪他们笑的,李清自己也发现了,蹦达了半天,连安小哥的俩小孩都找到事情做了,嘻嘻哈哈的帮大人搬竹子,只是年纪太小,两个人抬一根竹子还是东倒西歪,不过劲头儿挺足;李清却没找到事情做,这不,刚想帮着做天灯骨架的,篾刀就割了手,还让管家为他忙乎了一阵。

    包扎好了手指,李清也不瞎参合了,一边老老实实的看着,没事又转到里面看看小丫头们缝灯体,倒是安小哥媳妇过来怯生生的问他,这形状是否可以做得不同。这当然好了,只要觉着好看,想做成啥样都行。

    也没等得太久,这第一个就做好了,不小,浅红的料子,管家跑来问他,庄主要不要点上火试试,看看可合心意?

    好玩的事情当然要玩玩的,还别说,这孔明灯李清小时候还确实只是眼巴巴的见别人玩过,这下要自己玩了,李清兴致勃勃的接过火把,早有人把天灯的四角提起,李清点燃了中间篾架上的松脂,一会灯体便膨胀起来,李清手一松,天灯便轻盈的飞了起来,风不大,没多久就飞得老高了,下面看来只剩一个小点了,只是李清手上只拽了线尾,扯扯绳子,感觉这升力还蛮大的,管家一边问道,公子觉得飞得这般高不?不够再接上些线?

    早够了,哪用飞那么高的,李清只吩咐安小哥,这麻绳就得弄成长长短短的,什么原因就别问,照着就是。

    没事瞎折腾有时候比做事还累人的,李清觉得饿了,一起来便开始折腾,虽然咱大宋朝不兴吃早饭的,可李清受不了啊,都饿了一个月的早上了;叫着管家过来,赶紧安排弄吃的,别管到没到时辰,人家来做事的,工钱不给算了,饭是一定要吃好的。

    毕竟小姑娘们还是刚学着弄,这不到午时了,大大小小才弄好二百来个出来,李清有些心急了,安小哥一边安慰着,公子别急,若是真要到时候不够了,小的连夜回汴梁给你叫人来帮忙。

    不过还真是李清空着急了,做事么,总要有个慢慢学习的过程,否则后世里企业怎么尽想招熟练工呢?才过了一个多时辰,居然做好了一千来个,只是施二娘带的那些会写写画画的小丫头们可累坏了,那有这么叫人画画写字的,李清也在边上偷笑,并不做声的,反正飞那么高了,谁管上面是些什么,不过施二娘还真行,一笔字写得娟秀清丽的,李清在边上看得是自惭形秽。

    还好,有人来报,上次公子发飙要抓的那个柳七自己上门来了。

    总算有个事情做了,李清也很是兴奋,要讨媳妇啊,怎么能没聘礼呢?对谢大娘和云三娘来说,啥聘礼都没这个活人好啊!

    柳七一脸的风尘仆仆,不过看到李清却是一脸的喜色,坐下喝了杯茶,便从手中拿出一封大红泥金的帖子来,李清忙问这是什么?柳七却是一笑不作声,对了,人家柳七还不知道他这个李大才子不认字呢,硬着头皮拿过来看,好家伙,还是四六骈体文,这叫人怎么猜?不过字写得很端正,李清装模作样的一路看着,一看到落款,这个他认识,居然是寇准!这老头不是回陕西了么?记得前不久便送过他啊,那个曲子还是他定名叫做《尽余欢》呢。

    见得李清问起,柳七才告诉他详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