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永恒的卢舍那

    第一百零六章 永恒的卢舍那 (第2/3页)

血杀敌,我等又如何逍遥自在的过太平日子呢?怕是连安稳饭也吃不上一口。”

    刘叔听了这话,脸色一黯,半晌没说话。

    李清一下不明所以了,自己想想这话怎么会说错呢?咱不是打小就这么被教育的吗?不过他不明白也没办法了,因为刘叔已经不探讨这个问题了,又问起那夜合huan来。

    赶路到底不是游上玩水,这大车再好,可还是木头轮子,官道修的不错,也是颠簸,一路上若英已显得憔悴不少。李清可不知道怎么弄橡胶,心疼也没法,再说这橡胶树现在怕还在南亚的丛林里,就是现在有一棵放在李清眼前,李清也是认不出来。

    过了白马镇,因是已近洛阳,人烟开始稠密,杨家兄弟也不象之前那么催李清赶路了,宿头到处都有,之前过偃师镇的时候,李清不过是在杜甫墓前多停留了会,杨二便有些不耐烦,其实李清可不是想冒酸气。

    自知之明,一定要有,这来来往往一首诗的,可是鲁班门前耍大斧;李清一来只是想让若英松乏下,二来么,他不过想在墓前那么静静的坐一下,什么感慨也不用,随手扯扯墓上的杂草而已。

    名垂千古也好,遗臭万年也罢,终不过一个土馒头。

    离洛阳不过大半日行程了,刘叔和杨家兄弟商量要不要急赶那么会子路程,又怕赶到城下洛阳又关了城门,正说着呢,李清提议,既然已经快到洛阳,这数日赶路也是辛苦,莫如咱们也散散心,拐道去龙门镇如何?

    龙门镇位于洛阳南边三十来里地,龙门山与香山东西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如一天然门阙,所以这地方以前叫着“伊阙”,据说隋炀帝想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的时候,登邙山以察地形。当南望伊阙,见这边地势雄伟,便叹道:“岂非龙门乎?”皇帝老儿亲口一开,于是便正式改名叫龙门了。

    不过李清还知道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就是来源于这里了,相传那时候龙门山与香山浑然一体,并未给凿开,伊水给挡住了,鲤鱼游不过去,于是有的便跳,这一跳过去,云雨随风,居然化身为龙;当然绝大多数还是跳不过去的,所以黄河鲤鱼头上都有个黑斑,据说就是当年跳龙门给摔的。

    这故事早已经流传,连李白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不过李清来龙门可不是为了吃这没变成龙的鲤鱼。

    李清对宗教没什么兴趣,他认为宗教无论怎么说,本质都是愚昧的,不过,宗教里确实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