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论阵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论阵 (第2/3页)

不想死,心里一直盼望那些党项人最好不要追上来;于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李清闲扯,附带的,也看看若英;这李公子打京城而来,可是有何贵干?一在外乡么,京城的人总是显得要高贵些,万一人家的老子是谁谁谁呢?就是认识谁谁谁,那也是要景仰的。

    一攀谈下来,陈指挥使才知道,京城来的人就是要牛一些,这李公子身上还带有写给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的信,不但如此,还有给知府范大人的信,居然是军中宿将王超亲笔写的,陈指挥使很有跳下马对李清行礼的冲动了,不过毕竟人家是行伍出身的,生生得强忍住了,不过心里一阵后悔自己前面不该向李清撒气。

    李清一边随口敷衍陈指挥使向他询问弩弓的事情,一边在东张西望,五百懦弱厢兵对阵一千骑兵,还是野战,这结果可想而知,李清再傻也算得清楚,况且还不能逃,要把追兵挡住了,就是王老将军亲自领军,怕也不敢言必胜的。

    要挡追兵,也就是说毛老人家的那一套是用不上了,可李清才想着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宋朝人,不做过客,那就得为宋朝踏踏实实的做上一点事情,绝不能骑了马一走了之。

    李清脑袋一直在飞快的转着,这后世混了这么久的人,怎么着也得想个好招数来,可这一时间又哪里想得起来。

    说话间官道蜿蜒伸入两山之间,陈指挥使介绍道,过了这天宇山,便是一马平川直到延州了,这天宇山倒不低,山上树林茂盛,山间的这条峡谷也长,只是却很宽敞,李清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怎么老天爷不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境呢?

    眼看着快走到峡谷口了,李清问道:“陈将军,若是不走这官道,绕道而行,到延州却是要远上多少路程?”

    陈指挥使答道:“这天宇山虽不高险,却是范围极大,若是绕道而行,怕是要远一、二个时辰。”

    看来要是党项追兵要来,这里是必经过之路了,可这里却不是好打埋伏的地方,李清微微摇头说道:“陈将军,队伍怕是不能再前进了,若是出了谷口,即便是想拦追兵,也是无从下手了。”

    陈指挥使左右打量了下,也是叹声道:“正为天宇山虽幅员广大,却是地势平缓,无险可恃,因此州府并未在此下寨,二则此地与银州北据黄河,党项人舟揖不盛,也最多便是来些人劫掠一番,若是作战,一遇我重兵围困,再则封锁河面,便是死地,因此,州府并不重视此地,为今之计,也是只好在此布阵,但愿那党项人不来便好。”

    行兵布阵,李清可不太懂,只是这么宽的谷道,要是全部封锁,就这么五百兵,根本排不了几行人,别说对方人数有上千之众,即便只有一两百骑兵,对准中间来冲,这人墙也是一撞即破,便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

    要是都围在路中间,形成个方阵,对方要是不和你打,只是在两侧呼啸而过,直扑粮队,那可都是些老百姓在护送的,哪来的抵抗力?就是一把火烧了你的,这后果也是严重的很,而且这些厢兵别说战斗力弱,便是强悍又如何?你还能追得上马?

    李清和陈指挥使都在唉声叹气,没办法,人少而且没有马,怎么安排都是捉襟见肘。

    那慕容一祯因是京中大牢里发来的配军,体格和厢军比起来,还算健壮的多,又自言通马术,因此也分了匹马,适才一直在后面与安小哥互叙旧情,这时见到李清和陈指挥使为布阵发愁,凑边上听了一会,笑声说道:“此有何难?我料党项人必不敢去追粮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