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搞搞新意思

    第二百四十八章 搞搞新意思 (第3/3页)

什么事情都好办了,两老头跟在李清的屁股后面一阵风似得进了厨房。

    可一进了厨房,老家伙都傻眼了。

    原来就这么吃一小块一天不饿啊,可你糟蹋的吃三天都有多啊,这叫什么法子?刘叔看着还有些洋洋得意的李清真是哭笑不得了,又不好直接说李清,只能低声斥安小哥胡闹,安小哥又不好辩解,耷拉个脑袋一声不出,眼圈真有些红了。

    “刘叔,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可我大宋边军,粮秣运送不易,且步军为多,征战之时倘被人截了粮道,军心立时涣散,败局可定,只是若将士身上携有两三日口粮又如何?”李清笑道。

    刘叔可是个老行伍,听得李清这话,若有所思,然后走到案前取了一条所谓的压缩饼干在嘴中细嚼,皱了皱眉,还是强行咽了下去,缓了口气方说道:“若是断粮之时,有此物充饥倒也使得,只是真能充一日之饥么?”

    不用问,瞧刘叔的表情就知道这玩意难吃的很,安小哥不老实说假话,罚他连吃三天压缩饼干才行,至于刘叔疑虑这东西充不充得了饥,这个李清不怀疑,咱现在压得不够紧,主要是那砧板太重,要是里面多混上些肉粉,还怕不抵饿么?

    原来李清是在这方面考虑,刘叔现在可不见怪了,往边关送粮,十成本就有三、五成消耗在路上,这么比较下来,公子糟蹋的也不算太多,这两人可是在天宇山并肩做过战地,一说到战事上来,自然兴致高。

    “小老儿一直以为公子早将边关抛于脑后,未曾料及公子亦曾思虑边关,还请公子见谅。”刘叔抱拳说道。

    李清颇有些自得了,有好日子过当然会沉溺些,可咱也不是没心没肺的人啊,谁说咱不忧国忧民了?

    张管家对战事不太有兴趣,他倒不是计较李清糟踩了厨房里多少东西,人家可是算计过日子的人,先瞧瞧那锅里熬的猪油,然后两指头拈起块面饼看看,忽得出声问道:“公子既是想将这面粉弄熟,何不先将小麦炒熟,再磨成粉,岂不是好?”

    靠,李清气得一屁股坐到地上了,你早说啊,要不你就别说,面粉我是认识的,可我不认识小麦啊!

    这可是大计,关系着清风寨的未来发展,当然要好好商量,所以不但刘叔和张管家都到了正厅里,还把倩娘也请了过来,倒不是要讲究形式,主要厨房里被李清弄得没处下脚了。

    倩娘和若英都是拈起一块李清的佳作尝了,只是吃这么一小块,倩娘连喝了三杯茶,而若英被呛得咳嗽连连,李清再怎么皮厚也明白自己手艺不怎么样了,他才不去试这玩意呢,又不是蓝罐曲奇。

    口味的改进当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倩娘在这方面可有心得的,连安小哥都提了好几条建议,唯独李清自觉的闭上了嘴,连先炒熟小麦才磨粉的道理都不明白,自己还是不要出声的好。

    人家可都是实际做事的人,这章程一下就议定了出来,清风寨前两年肯定没什么余粮可以做这东西的,不过寨里面老弱妇孺不少,粗活干不了,炒麦子还干不了?倩娘说了,每年军中的存粮都要发霉变质许多,三郎既说此物能保存久远,回头便和石元孙说说,先拿一部分存粮试试看,要是此法能行得通,不但解决了存粮的问题,连清风寨的生计也一并解决了。

    至于水云庄里现在也添了不少人口,也别都闲着,反正无田可耕,闲久了反易生事端,这东西不是要用猪油么,汴京现下猪肉贱的,干脆叫这班人日日熬油往延州送好了,而延州那边收购牛羊过来换,岂不两全其美?

    没听得多久,李清自己就明白了,不怪得到了大宋后,很多事情都是做着做着就不关咱的事了,委实是咱的动手实践能力太差。

    罢了罢了,由得你们去罢,若英,侍侯你家相公洗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