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战

    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战 (第2/3页)

了一个时辰了,人家可是行家,一边看一边赞叹,要是太湖好汉能有这么一艘船,还担心什么官兵围剿?直接开战灭了他们!这简直就是水上坚城啊。

    “老爷子,这船若做战船使唤,却是不行的,只是小子对造船,却是不大懂地,日后还要多多请教,老爷子可不好藏私。”李清道。

    他俩尽顾着闲话呢,曹孔目一边肚子尽是怨言,不过他也不想提醒李清,要不你们就闲话一天吧,不打了最好,倒是杜先生过来提醒李清,官军和太湖兄弟们,可是已经等了好长时间了,这便开始罢!

    楼船上再三谦让下,最后还是让杜先生擂响了战鼓,友谊赛么,好歹杜先生算是两边的人了,鼓声一响,两边队伍都开始鱼贯登船,栈桥自然没修好,而是几艘小渔船停了岸边,再由跳板登上漕司的大船。

    有楼船在边上,好象漕司的船一直是做配角不显眼了,其实漕司的船都是千料以上,放在长江航道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船,装两、三百人算什么,而太湖好汉更加宽松,他们总数不过三百来人,一样分乘两艘船。

    今天厢军上船与昨天冲上栈桥的精神头可是两码事了,曹孔目手扶着栏杆,看着太湖好汉登船那个生龙活虎的样子,心里有些担心,尽管太湖水寇归顺朝廷几乎已成定局,但他心里还是不愿意官军输得很难看,即便平时他自己对官军的印象都不大好,可怎么说都是一样吃朝廷饭的,要是官军输了,他一样脸上无光。

    想到这不由得气愤瞪了还在与陆老爷子闲聊地李清一眼,就是这个李三郎,吵嘴么。年轻气盛的很正常,何况还刚刚官匪一家,总得有个磨合期,就应该好言安抚才是。而这个多事地角色,反撩得人家再打一场,不管脸面如何,这要以后结上仇了怎么办?看来京中的那些传闻都是真的,别看李三郎看起来该算个书生,实际上就是个混混!难道不是么?跑青楼和人家打群架的。不是无赖是什么!

    曹孔目地担心李清是看在眼里的,他一样不看好厢军,虽说昨天地事情让厢军们多少憋了些气,可要靠这股气就能赢纵横多年的太湖水寇,那可是期望值高了些,不过李清虽然并没有去给小白将军出主意,但这样的安排,本来就是对厢军有利。

    首先因为官军人多。即便少了昨天那些个受轻伤的,现在官军数量也将近比太湖好汉多出二百人,又不能用兵刃,只是拳脚来往,这些官军虽然没上过战

    男孩子成长,又岂能没打过架?

    其实太湖好汉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水面上熟,这幸好是在江南,官军就算没在船上专门训练过。可南方人有几个对坐船陌生的?而且目前这优势也不大明显了,又不是用小渔船,太湖上风平浪静,站在千料地大船上,和在岸上的区别就不大了,好汉们多年操舟如履平地地功夫。可就体现不出来了。

    而最关键的,现在不是官军剿匪,而是两军对垒,太湖好汉那套拿手地游击战可就用不上了,操舟水平根本就没有,你好汉们不是看不上官军么,不干净利落的拿下来,你好意思再嘲笑人家?

    李清的本意。其实是想太湖好汉们给官军一点颜色看看,不要平时欺负老百姓的时候趾高气昂的,作为一名军人,他们还差得远呢!不过现在瞧着几百名厢军都一声不做的样子。李清反而有些为太湖群雄担心了。

    假如今天是携酒踏春,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春光明媚,湖上和风细细,可要做为水战,今天可是太不合适了,这么大的船,单靠划浆,作用不大,什么战术都发挥不出来了,果不其然,在楼船上挂出战旗,几十个受伤地厢兵一起擂响大鼓,四艘船都是升了满帆,在湖面上也只能缓缓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