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检阅厢军(一)

    第三百零五章 检阅厢军(一) (第2/3页)

动开了脑筋,后世的新式样自然不能拿出来,那会是笑话,毕竟整个社会的审美观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话说朱熹老夫子就曾经干过这样的事情,人家拿着圣人之言下死劲的研究,咱古人不爱说上古五帝地德政么?于是朱老夫子也设计出一套整个社会的服饰来,那儒生应该怎么穿,普通老百姓应该怎么穿,可惜尽管后世把这个朱老夫子捧到天上去做圣人,咱南宋朝廷一直没把他当会事,他设计的那些服饰作为奇装异服倒是当做笑话传了好多年。

    所以李清只是做了些小改动,衣服贴身了些而已,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领口袖口上,都加了纽扣,咱军人么,自然穿得就该精神点,松松跨跨象大姑娘起床一样成什么样子?然而最叫全营弟兄欢迎的,还就在这纽扣上了,这年头还没扣子一说,严格的说来应该叫布纽,李清让绣工别出心裁的做成一只展翅欲飞的鹰,而且不同地官职,这鹰地颜色还竹得不同,一般士兵是黑色,都头一类的是红色,李清自己么,骚包的叫人竹成金黄色。

    这搭膊就更好改动了,都不用往后世地军用马甲上靠,直接改得收紧束腰就行。既然没法弄硬帽领的,那宽边帽直接就取消了,尽管很有些背叛林冲英雄形象的味道,可咱李清的特色可是束发的好不?

    有叫弟兄们开心的地方,就有叫弟兄们不开心的地方,大热天,绑个腿干啥?那绢裤晃荡荡的多透气?不过这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谁叫现在是李公子说了算?

    从大帐里一走出来,帅旗杆下搭着一个五尺高的木

    面正中一面大鼓,边上放着几把椅子,一会就让晏殊些官儿坐着瞧热闹,而现在的李清,双手背后,两脚叉开,跨立在台上。

    想当初在水云庄都没这帅过,的确证明了不管李清自认为自己和潘安相比孰高孰下,可人靠衣装这句老话还是颠扑不破的,而且更叫李清提气的是,从台边一直站到营门口的这五百厢兵,得连叫上五百个帅字。

    一溜两行站得笔直,雪白的军服,蓝色的搭膊,新打造的短矛矛尖在日头下闪闪发光,大红的枪樱无风自动,一同飘着的,还有紫色的束发带,最初李清把束发带加长了些还怕这些爷们有意见的,谁曾想这些老爷们爱美之心原来和李清是一样的,现在飘起来多好看!

    偌大的操场上除了那只小军鼓依旧在敲击,其他一点声音都没有,营门已经大开,远远的看见门外站着六、七个人,却是半天没人挪地方。

    门外站着谁啊?江宁知府、礼部侍郎、大学士晏殊,同行的便是李清特意要他一块请来的范仲淹,不过还有个官儿李清不认识,看几个人的神情,那人官儿还不怎么小,另外还有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